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3(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3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12.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67.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68.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80.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2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再到《端午奇妙游》,河南卫视一次次惊艳出圈,本次《七夕奇妙游》他们又将带来哪些神仙节目?观众_______。
各具风采的形象造型,处处彰显着《七夕奇妙游》的主创们_______的工匠精神。元气可爱的唐小妹,英俊潇洒的月老,惊艳绝美的龙门金刚……( )。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节目还将古老飞天梦与当今航天梦联系起来,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对话,赞美中国航天人__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向观众发起一份关于星空的邀约。 这次《七夕奇妙游》再次“破圈”,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多的是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七夕奇妙游》选择在家国情怀的大背景下诠释爱情,家国情怀作为一条隐藏的线,埋藏在整个节目中。基于这样的考虑,抗洪救灾、抗击疫情的英雄,也将在《七夕奇妙游》中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拭目以待 精益求精 前仆后继 粉墨登场
B .翘首以待 精益求精 前赴后继 闪亮登场
C .翘首以待 苦心孤诣 前仆后继 闪亮登场
D .拭目以待 苦心孤诣 前赴后继 粉墨登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造型都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又都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
B .每一个颠覆观众传统审美的造型,都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
C .每一个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的造型,都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
D .每一个造型都颠覆了观众的传统审美,但又与节目的整体感毫无违和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次《七夕奇妙游》再次“破圈”,不仅仅依赖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多要靠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B .这次《七夕奇妙游》再次“破圈”,不仅仅是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 .这次《七夕奇妙游》再次“破圈”,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多要靠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D .这次《七夕奇妙游》再次“破圈”,不仅仅依赖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更多要靠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直至19世纪,西方的大多数人仍在困惑: ① ?法国诗人戈蒂耶的回答可谓绝妙:“凡是美的都是无用的。只有无用的才是美的。凡是有用的都是丑的,因为人的欲望本身就是丑的。宁要玫瑰花不要土豆,宁要郁金香不要白菜,宁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67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陵“四大家族”是指《红楼梦》中以贾家( )二府为代表,由“( )”四家为主组成的一个封建利益集团。他们按照门当户对的观念,通过长期联姻等方式,形成家族式垄断, 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源,最终达到“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共生模式。
金陵“四大家族”内部包括姻亲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金陵“四大家族”外部存在荣辱与共, 的密切关系。“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使得( )爱情注定沦为悲剧,而“( )良缘”则成为利益权衡的必然;“四大家族”的经济关系,使得他们为维持腐朽生活而加剧对底层劳动者的剥削;“四大家族”的政治关系,激化了他们和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四大家族”作为明暗线贯穿《红楼梦》始终,有三:一是通过介绍人物之间 的复杂关系,为刻画人物性格及昭示其命运起伏增添了现实合理性;二是通过对“四大家族”的铺陈和渲染, 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推动情节的起承转合;三是明写贾府从“钟鸣鼎食”到“树倒猢狲散”, 。
1.结合你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内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攫取 唇亡齿寒 盘根错节 营造 B.攫取 唇腐齿落 根结盘据 营造
C.获取 唇亡齿寒 根结盘据 建造 D.获取 唇腐齿落 盘根错节 建造
3.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以点带面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B.暗述整体由盛转衰的“四大家族”,点面结合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C.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点面结合地描绘出没落衰亡的封建社会末期贵族。
D.暗述整体由盛转衰的“四大家族”,以点带面地描绘出没落衰亡的封建社会末期贵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① ,剩余多半来自疾病、生活和工作状态等。双胞胎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两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明显低于异卵双胞胎,由于两种双胞胎的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68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 1961 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该片创造出一群 ① 的小蝌蚪形象,让茅盾发出“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的感叹,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20 世纪60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成功塑造了一个集勇敢与活泼于一体的孙悟空,其 ② 的形象成为几代观众的儿时记忆,也影响到后来的很多艺术创作。1979 年版的《哪吒闹海》中,哪吒的造型,既具有“神”的 ③ 气质,又具有“人”的生活气息。
纵观中国动画史上的这些经典形象,无不把握住了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形写神、④ ”原则。
在经典形象反复重写的当下,唯有赋予经典原型以新的神韵、新的价值,才能融通时代审美、价值观念与创作理念。
在动画技术并不发达的 20世纪,中国动画人创造出生动传神、极富东方神韵的艺术形象。在动画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创作者对动画形象的塑造更应该形神兼备,让技术服务于内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4分)
① ② ③ 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画波浪线句子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修辞立其诚》)
B.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谈中国诗》)
C、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正传》)
D.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包身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4月16日上午,一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东风着陆场上空徐徐展开。随着返回舱的着陆,太空“出差”的三名航天员安全“回家”,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广袤的东风着陆场,降落伞就是最明显的指引。只要捕捉到它的身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80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该剧讲述了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这是一个国运飘摇、 的艰难时世。微博考试研究所这样评价道“《觉醒年代》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启悟思想的艺术魅力。”一是该剧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 ,形质交融,( )。二是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揭示。《觉醒年代》塑造的人物 ,伟人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敬可爱。“情与爱”的注入,让伟人们不再是百年间千里独行的“苦行僧”,而是真的在中国的土壤里落了地,生了根,开出了感人肺腑、明艳活泼的花朵。三是剧组坚持“以史为据、以人为本”“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无论剧本、表演,还是服装、化妆、道具,各环节都力求 。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民不聊生 浑然一体 有血有肉 精益求精
B. 哀鸿遍野 浑然一体 惟妙惟肖 锦上添花
C. 衰鸿遍野 浑然天成 惟妙惟肖 精益求精
D. 民不聊生 浑然天成 有血有肉 锦上添花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观众内心不仅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而且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B. 这让观众内心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C. 观众内心不仅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而且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D. 这让观众内心既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也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3. 下列诗句中,和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C.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D.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了解南闸民歌,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人——南闸民歌的搜集、挖掘、整理和推广者——南闸民歌传承人金矿。外交家范承祚称赞其为:“弘扬民俗文化,传承地域民歌。”原文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2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可谓 ① 、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独特的胎记,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进而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面对这个与传统文化样式 ② 的数字空间,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和逻辑语言,提取中华文化优秀的元素、符号,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中也得以发扬光大。
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场景。从网络文络视频、数字图书等当下新媒体的方兴未艾,到云演出、云观展等一个个新业态的 ③ ,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存储、传播和表达,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产业规模也扩大了。一言以蔽之,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更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虎添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3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资源经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提升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产业规模也扩大了。
B.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扩大了产业规模。
C.文化资源经数字技术的利用、开发、存储、传播和表达,文化产品类型丰富了,服务质量提升了,产业规模也扩大了。
D.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传播和表达,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使之扩大了产业规模。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要说最古怪的小鱼,则非四眼鱼莫属。这种小鱼生活在拉丁美州的河流里,它的一双眼睛外形似蛙眼,高高地突出在头顶上,但其构造却独一无二:每只眼睛都从中间由一条黑色水平线隔成上下两半,瞳孔和水晶体也平分成上下两部分,这样, 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