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2(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2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89.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90.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92.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93.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94.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89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疆伊犁昭苏,广袤的原野水草丰美,四季牧歌。牛羊沐浴在晨曦中,这舒缓的节奏,踏着露珠之微响。繁花携着春梦,鸟雀在天空畅游……在空阔的苍穹下,花儿装点大地,晾晒心情,鸟儿为一季的丰腴辛勤劳作。这是自然界和谐的颂歌,是万物沿着时序旋转,并最终抵达永恒。很早以前,特克斯河两岸即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的阳光和水源,绵延的群山和茂盛的牧草。时光荏苒,昭苏 整个伊犁河流域已成为富庶之地。因此,战争也就 发生。掠夺与反掠夺,杀戮与被杀戮,合纵连横,运筹帷幄,一幕幕血腥掳掠此起彼伏……时间 了一切,(①),也是人类永恒的楷模。所以,我们也应成为这片土地的捍卫者。而苏木拜河两岸,葱郁的植被就是鸟儿的天堂。每当盛夏,那些鸟就在这片湿地上,(②)。它们舒.心惬意,和睦安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充足 以至 密集 湮没
B.充实 乃至 密集 淹没
C.充足 乃至 频频 湮没
D.充实 以至 频频 淹没
2.下列分别填入文中两处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高山大河是岁月的见证者,唯有它们依旧 ②繁衍生息,谈情说爱
B.①唯有高山大河依旧,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 ②繁衍生息,谈情说爱
C.①高山大河是岁月的见证者,唯有它们依旧 ②谈情说爱,繁衍生息
D.①唯有高山大河依旧,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 ②谈情说爱,繁衍生息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础,是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层面对国人口腔健康的重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首次将口腔健康纳入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90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黄色的衣服更容易吸引小飞虫? ① 。趋性就是昆虫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运动,简单来说就是昆虫会朝着吸引它的环境方向飞,比如温度、光线、颜色等,有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等习性之分。如果环境因素是昆虫喜欢的,那就是正趋性,例如娥子和白蚁具有趋光性。而让昆虫讨厌的环境就会导致负趋性,蟑螂对光就具有负趋性,所以它们 ② 昆虫的趋性是通过进化保留下来的“生存习惯”。
同样, ③ 。蚜虫、蓟马、小绿叶蝉、白粉虱、斑潜蝇、草蚊等多种害虫都对黄色敏感,具有非常强烈的趋黄性。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趋黄”的昆虫就是蚜虫和蓟马了,如果你穿着鲜黄的衣服走到了蚜虫或者蓟马的地盘上,不一会儿,你衣服上就会沾满这些小飞虫,粘在衣服上的虫子,还会把衣服弄脏。那么,被吸引来的这些飞虫会对人体有害吗?对此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既然会引起反感,人体对于蚜虫和蓟马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它们不会叮咬人体,也不会寄生人的身上。但是有些种类的蓟马会分泌酸性液体,使皮肤发痒,人们只要涂一些清凉油就好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上述内容,请分别简述“趋光性”“负趋性”的含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五代造纸技术承袭隋唐,但因南北封建割据,社会动荡,各地技术发展很不平衡。敦煌石窟所出西北地区制造的麻纸多不精良,书法亦不工。传世的南方书法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92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小在农村长大,听惯了民间的歇后语。现在细思默想,慢慢咀嚼,觉得越嚼越有味道。记得少年时代,夏夜里常到门前乘凉。爱讲笑话、歇后语的堂叔常会给街坊邻居们带来精神“快餐”,博得大人孩子们 ① 。他讲的一句有名的歇后语,我始终记在心里。那个夜晚堂叔依旧亮开了他的大嗓门,笑着说:“在集上,有一个姓陈的男子,靠着个卖枣的农村妇女。这个姓陈的想买枣,俩人就开始 ② ,讲来讲去,最后还是买卖不成。这时候,了解底细的人就说‘你们为什么买卖不成 就是姓陈的靠着卖枣的——陈枣(趁早)’。”堂叔说了这个故事后,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传来传去也传成了歇后语:“姓陈的靠着卖枣的——趁早。”老家的人们遇到没有把握的事和不靠谱的人都会借用这个歇后语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事端。这些民间歇后语,乃乡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颇接地气,富有乡土气息,有些还沾染着花草的露珠和芳香,现已葳蕤成一道道风景,为广大农村生活注入了 ③ 和无限活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请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分析其构成特点和缘由。(4分)
①水仙不开花——
②孔夫子搬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耳屎会越掏越多吗?掏耳不当可损伤听力,① ?没错,答案是肯定的。曾经一位老年男性患者,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有一次洗澡用棉签掏耳朵后罹患坏死性外耳道炎,引起了面神经麻痹(面瘫)、颅内感染,( ),但一侧听力永久丧失,面神经也牺牲掉了。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93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七月里,去蜈蚣岭。当地人说,“街口进街源,只见青山不见回”。在一个岔路口,公路拐进山端后,两边的山峰立刻气势汹汹地挤过来,天空逼仄得像一根蓝色的棉线。眼前的石砖,层层叠叠,随着山体盘旋环绕。从前,这里“三条大岭五面坡,山高土薄石头多”,而蜈蚣岭人 ,开山抬土,成就了今天的千亩石砌梯形茶园。茶季之后,茶树开始 ,青草、野菜,这些大自然的伙伴,与它们朝夕相处。石磅坡面并不规则的平整,山芋藤、南瓜藤悬挂下来,被它遮了一半。黄色的南瓜花开得绚烂,绿色的小南瓜也是 ,冬瓜、扁豆、羊角,从底部攀援而上。
看过几处路边的民宅,喟叹起当年生活的艰辛。看到悬崖上“蜈蚣岭”三个红色的大字,也就抵达了蜈蚣岭村委会。这里地势略显平缓,山顶上的村庄 地踞在那里。在村里穿行,石板路高低起伏,新居与老屋偎依着。村头的玉兰树,高大挺拔;路旁的水窖,清澈阴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栉风沐雨 养精蓄锐 不甘示弱 参差不齐
B.荜路蓝缕 养精蓄锐 力争上游 错落有致
C.荜路蓝缕 休养生息 不甘示弱 错落有致
D.栉风沐雨 休养生息 力争上游 参差不齐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石磅坡面并不规则的平整,山芋藤、南瓜藤悬挂下来,把它遮了一半。
B.石磅坡面呈并不规则的平整,山芋藤、南瓜藤悬挂下来,被它遮了一半。
C.石磅坡面平整而不规则,山芋藤、南瓜藤悬挂下来,被它遮了一半。
D.石磅坡面平整而不规则,山芋藤、南瓜藤悬挂下来。把它遮了一半。
3.请简要赏析文段中画横线句的修辞手法。(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为什么说人文素养对人类越来越重要?随着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如果仅仅要解决温饱问题已经非常容易,人类余下的时间会越来越多。问题是人类需要①________________。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94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①___________,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因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分别作为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青年要广大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持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千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②_____________、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民族复兴③____________,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在空间站,植物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微重力环境。生长难度极大。在地球上,植物却具有“顶天立地”的特性:植物的幼芽总是背地而生,向上追寻阳光和空气;植物的根总是 ① ,向下扎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而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站,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