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1(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1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120.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140.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88.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91.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99.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88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棵树正在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正在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正在唤醒另一个灵魂。以“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火热进行,一篇篇滚烫的“好评”如 ① 般涌现,为火热的时代加油鼓劲,凝聚起青春中国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互联网时代,给了每个网民直抒胸臆、畅快表达、自由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好评中国”网聚正能量,就需要更多有骨气、有志气、有底气的中国青年以笔为戎,以理性思辨去 ② ,为今日之中国素描,以感性共情去守正创新,为奋进之中国喝彩。
青春作笔,铭记时代里的中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抛头颅、洒热血,为深化改革开放啃硬骨头、涉深水区,为创新创造蛟龙出海、神舟飞天……漫长历史孕育出 ③ 的中华文明,凝结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引着一代代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破浪前行。百年征程的中国正青春,“好评中国”呼唤时代与网络评论同心同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智慧的光芒;既记录新时代青春中国奋进的模样,也彰显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蕴、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向世界展示可爱、可敬、可信的中国。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十四个“全民健身日”, ① 。 从发放体育消费券,到举办跑步、羽毛球等群众性体育赛事,再到组织龙舟、空竹等民俗表演,丰富多彩的活动点燃了人们的健身热情,引导更多群众在运动中挥洒汗水、感受快乐。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人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91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键时刻,总有一群 ① 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由于促成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都发生在1986年3月,因而这个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
如何让中国真正拥有自己的高科技,掌握战略竞争的主动权?经历过“两弹一星”科研攻关的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对此十分着急,常常 ② 地研究、讨论,有时几乎急得夜不能寐。
即便年事已高仍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这些曾经立下不朽功勋的老科学家们,驱动着对祖国前途和命运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我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进,我们就得迎接这新的挑战,追赶上去,绝不能置之不顾……”王大珩曾说,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 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今天,人们应当永远铭记,35年前的那个春天,四位胸怀国之大者、胸怀祖国未来者的老科学家 ③ 的重要建议。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正确。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喻体意思差不多,可不可以去掉-一个,为什么?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妙手精修复,文物焕新生。”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文物修复有一套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修复工作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99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
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这位同事回忆。
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意思都可以用成语表述,请按要求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可以替换的成语。(3分)
①“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做某件事很快乐”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②“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③“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中“最清楚”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2.下列对于文段中数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7”说明青藏高原面积广,“1/3”说明植被覆盖面广。
B.“手抓一把”“200颗”说明蒲公英种子个头小、重量轻、易采摘。
C.“29块钱的牛仔裤”体现了钟扬生活的朴素。
D.“5200米”“6000多米”体现采集的艰难、成绩的伟大。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按要求进行改写。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1)改为反问句(2分):
(2)改为双重否定句(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① ,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20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故乡隐藏着作家的童年、成长与最初的感知。 (1) 作家激活与故乡有关的记忆,一个个精彩场景随机迸发,立即将故乡变为鲜活的文学现场。放眼中外文学史,不少 (2) 的作家,都创建了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文学共和国”。优秀的作家 (3) 能从故乡汲取养分,创造出大量原创性的文学景观。
①根据鲁迅在绍兴的生活经验,虚构出一个愚昧落后的“鲁镇”。②莫言创建一个“东北乡”,从高密的民间文化中获得大量素材,③他的作品充斥着乡土气息和象征意味。④很多作家虽然没有特意设定一个地理名称,⑤但在构建场景时依旧一如既往地把故乡当作原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一个人走到哪里,故乡对他的影响始终 (4) 。如果作家割裂了与故乡的联系,其作品必定缺少血肉与灵魂。
1 .请你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1) (2 ) (3 ) (4 )
2 .第二自然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3 .请你指出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并写出一句与其手法相同的诗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了解南闸民歌,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人——南闸民歌的搜集、挖掘、整理和推广者——南闸民歌传承人金矿。外交家范承祚称赞其为:“弘扬民俗文化,传承地域民歌。”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评价其为:“内心安详,从不荒凉。”
改革开放后,南闸民歌这株乡野小花也迎来了它繁荣的春天。因缘际会,时任南闸公社文化站站长的金矿,与南闸民歌结下① ,始终而不舍地传承民歌。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40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喜欢二胡的 _______,它仍是我不敢碰触的乐器,因为琴筒一侧蒙着显眼的蟒皮,上面像蛇的目光那样明明暗暗的斑块对我意味着_______,想象上的触摸已经带来指尖的异样。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_______效果──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我在水族馆里看到蓑鲉,树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由于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鲉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多数动物不像蓑鲉的兴趣那样_______,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1.在文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可歌可泣 忌讳 繁复 中立
B.如歌如泣 禁忌 繁复 折中
C.可歌可泣 禁忌 复杂 中立
D.如歌如泣 忌讳 复杂 折中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鲉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
B.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鲉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
C.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蓑鲉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
D.由于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蓑鲉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正念是指“通过有意地、非判断地注意当下而升起的觉知”,通俗地理解为对当下身心感受的觉知。正念训练可使个体对不愉悦感受的容纳能力有所提升,并拥有更强的自我行为的监控与调解能力,即元认知。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从多个方面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