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9(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9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153.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86.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26.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28.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31.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86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耀眼绚丽,并不逊于唐诗的灿烂辉煌。遗憾的是, ① ,闪耀于文坛的 女性作者寥若晨星。除了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几位外,天资聪颖、文辞造诣不输须眉的女词人当大有人在,只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风里,她们的芳名连同其杰作都被遗忘和湮没了, ② 。
词到南宋,日臻成热,拓宽了视野,洗尽了铅华,更加自由地观照社会人生的多侧面。到了宋末,面对元蒙的入侵,诗词自然要担当起“记录时代”的使命,这时的宋词急速“变身”,记录兵连祸结、颠沛流离之状,抒发国恨家仇、生死别离之痛,弘扬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朝野上下,在拯救民族危亡同仇敌忾的呐喊声中, ③ 。宋代文坛上的女词人,其人其事,感天地,泣鬼神。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 分)
① ② ③
2.文中用“变身”来形容宋词在内容上的变化,与之类似,“主旋律”一词的使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述后者的表达效果。(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如今,新媒体“飞入寻常百姓家”,戏曲演员用个人账号发视频、开直播,对着手机屏幕唱戏,吸引了广泛关注,收获了巨大流量。其中,有不少年轻戏曲人, ① ,一夜成名。 面对戏曲演员直播的现象,也有人颇有微词,认为戏曲演员对着镜头又唱又舞,一味迎合观众、娱乐至上,过度曝光和商业化,从而失去了艺术家的尊严。殊不知,戏曲之危机也不是一两天了,对于大部分的戏曲院团而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53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遗址发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汉简。此后百年间,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等地区陆续出土了数万枚不同时代的简牍。透过壁画和简牍,人们揭开了千年丝路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博采众长的敦煌文化。
百余年来,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把敦煌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讲给世界听。
1 .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也被斯坦因发现
B .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斯坦因也发现了
C .斯坦因发现了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D .被斯坦因发现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2 .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
A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 .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红楼梦》含有一定的社会讽刺成分,而且这种讽刺还用到书中的当权派主要人物身上。 ① ,这个名字使人想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从而想到这是个失去自己真实本性的,完全从经书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塑造这个人物,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26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小,我对雪是 ① 的,我喜欢站在雪地里,仰面等待雪花滑落唇间,品尝它的滋味。舌尖有点凉,有点麻,萦绕淡淡的清香。那种清香,与人间所有的草木花香都不同。怎么会相同呢?地上的草木都沾了尘世气息,而它没有。它是天外之花,那么 ② ,与众不同。
在我们当地,有时也会下暴雪,大雪 ③ ,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大地被迅速淹没。飞鸟呢,大部分藏到安全的巢里去了,从缝隙间露出个小脑袋,赏雪。偶尔低头啄一下羽毛,再啄一下。只有喜鹊依然兴高采烈,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的喜鹊。它们经过时,快如一道闪电,我只来得及看清它们白净的肚腹,像雪那么白。我不知道,喜鹊为什么要费力地穿越风雪。觅食,还是只为展示一种力量?生命的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使用了问句,请结合材料分别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天地间时间必须同步,哪怕原子钟误差一纳秒(十亿分之一秒),卫星定位也会 ① ,偏离实际地点达三十万千米之远。
孙家栋对时任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说“星载原子钟必须下决心自己搞,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拿不出国产原子钟,卫星不可能上天。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28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届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回望来时路,6年多的精心筹备,2000多个日夜的顽强奋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_________,从竞赛场馆提前完工,到赛事筹备蹄疾步稳,再到疫情防控有序有效,中国人民_________,创造了新的人间奇迹,兑现了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举办和筹办过程中,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充分展出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14年前,_________的北京奥运会惊艳世界;14年后,新时代中国同样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___________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如何战胜疫情?怎样应对变局?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的“更团结”,为破解时代之问提供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这不仅是奥运精神之喻,是世界局势之喻,更是深沉的人类命运之喻。与其在惊涛骇浪、风雨飘摇中各驭小舟,不如相聚巨轮,一起向未来,长风破浪!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独步天下 义无反顾
B. 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无与伦比 坚持不懈
C. 同舟共济 刻苦努力 无与伦比 坚持不懈
D. 同舟共济 刻苦努力 独步天下 义无反顾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B. 在北京冬奥会图片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充分展出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C. 在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举办和筹办过程中,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D. 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举办和筹办过程,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充分展出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31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条山路是沿着文谷河修的,河直行,路也直行,河拐弯,路也跟着拐弯, ① ,不肯离开半步。文谷河从阳关山最高峰下来之后,自西向东,流经几座大山几道大沟,最终汇入汾河。( ),所以只要跟着河流就能出山。在我小的时候,木材厂砍下的圆木都是放进河里,顺流而下带出山的,放排人站在木排上点着竹竿。那时候,我经常会骑在一截圆木上跟着河流漂一段再爬上岸,在岸边看着那些滚圆笔直的木头在河道里拥挤 着,谈笑着, ② ,结伴而去。冬天,河道结冰,白色巨蟒一般蜿蜒在山间,那些圆木则一路滑着冰,照样呼啸着出山。
河流在视野里若隐若现,有时就在脚下,有时又钻进河柳丛中。即使看不见它,却仍然可以嗅到水的气息,听到哗哗的水声,你觉得离它很远,又仿佛 ③ 。河流两边青草夹岸,蒲公英携伞飞行。偶见有白色的巨石挡在河道中间,河流也是欢快地侧身而过,并不上前挑衅。
1.在文中横线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河流的两岸孕育出不少小村庄,被河流串成一串珍珠一样
B.河流的两岸孕育出不少小村庄,珍珠一样被河流串成一串
C.不少小村庄孕育在河流的两岸,被河流串成一串珍珠一样
D.不少小村庄孕育在河流的两岸,珍珠一样被河流串成一串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的标准, ① ,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 ② 。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
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是另一回事。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