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5(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186.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195.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84.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98.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01.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95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礼》之新疏的礼图具有一观就一目了然、一用则文意清晰可见的“图像”特质。“礼,履也”,礼之内涵重在践行。礼图可谓“政治、社会、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冗繁的《周礼图》《仪礼图》被司马光、朱熹等 ① ,编成简洁易懂的《书仪》《家礼》。这类居家礼仪规范得到广泛推广。时至今日,此类规范依然是一些地方家风、村风、社风的圭臬。
礼图文献的影响力由古至今 ② ,且远播周边国家。当前,日本等国的礼图汉籍及具体礼仪依然带有中国礼图文献和中国文化的深深烙印。全面整理和深入研究礼图文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域外汉籍的整理,如钱宗武教授所言,“更能厘清汉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存在形态与演变脉络,发掘出双方文化的共性因子与异质元素,通过中外文化对话,激活对话对象的历史记忆,提升对话己方的文化自信”。
礼图作为承载六经之本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不可缺失的文献依据与思想基础。广泛深入开展礼图及礼图学研究,是深刻体认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 的前提条件。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杨柳的美丽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便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这原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86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桃是桃花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① ,但它并不是我们栽培着结果的桃树。它与我们吃的桃子虽是无比亲密的“姐妹”,同属蔷薇科桃属,但它的果子却不能食用。在北方,山桃是春天的哨兵。在静静的山谷里眺望春的阳光,当阳光和煦,风也有了温度的时候,山桃按捺不住了,伸展出粉白的颜色,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就来了,变成满山的云和霞,氤氲地落在山桃的枝头。春分是北方春天的初始,而春分的山桃,则是北方春天到来的第一声闪雷。
早春的树木,为了抢占授粉的先机,会努力开出芳香繁茂的花朵。早春的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追逐着春光?因为在春到来之时,最早苏醒的不是植物,而是纷纷攘攘的昆虫们,早开的山桃先于叶开花,就是将秋冬积聚的能量换作花的绽放,来吸引饥肠辘辘的授粉者。 ② ,生长在山顶的山杏接着山桃绽放,之后是榆叶梅、连翘、樱花,而我们常吃的桃子则要等到四月中旬才会与人面相映。
山桃是山的馈赠,这种春天花木是北方气候条件下最可诠释春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84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 ① ,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地接触,很不过瘾。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裹挟了他,亲昵地簇拥了他。他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清澈的水面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吸引着蜻蜓,常常来点水回眸。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端详桥下的流水, ② 。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这样长时间地行走于它的襟怀之间,这样零距离地观赏它的每一个局部、每一处细节,却是第一次。仿佛一个不惯饮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几口, ③ ,于是一种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间脑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3.文中写自己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古运河,为什么先用第三人称“他”来写,而不是直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感受?(4分)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198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梨园戏诞生在福建泉州,和闽南方言文化 ① ,韵味浓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一度面临断层失传的梨园戏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发展得很好。10多年来,每逢周末和演出季,500多个座位的剧场 ② 。
梨园戏虽剧种古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只能做传统戏。由梨园戏传承中心创作戏剧《英雄虎胆》,融合了梨园戏艺术形式和红色题材精神内核,以全新的艺术形象抒写了红色故事。《英雄虎胆》利用梨园戏独特的幕后“回声报事”的表现手法,虽只有3个演员,却营造出③ 的效果。
梨园剧团团长经常告诫演员,一个演员在学徒期时,重在模仿; ④ 时,容易浮躁;沉淀之时,往往也是瓶颈期;有所突破时,进入成熟期。这之后,需要积累大量的舞台表演经验。只有有传统、有生活、有观众、有心,才能让古老的戏曲生机不断,枝繁叶茂。梨园戏,如果只是躺在“模仿借鉴”的温室里,迟早有一天要走进博物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脉相承 济济一堂 金戈铁马 崭露头角
B.一脉相承 座无虚席 金戈铁马 初出茅庐
C.息息相关 座无虚席 千军万马 崭露头角
D.息息相关 济济一堂 千军万马 初出茅庐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一轮“超级月亮”将于6月14日现身夜空,这也是本年度“第二大满月”。( )当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圆,被称为“满月”。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立鹏介绍,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椭圆轨道要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更“扁”一点,再加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201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元九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战乱中辗转求学,继而远渡美国,最终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他艰难曲折的足迹诉说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 ① 。
1958年,陆元九大胆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经过2个多月的实验研究,陆元九与同事研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按照先研究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再论证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的合理性,最后确定实施方案的规划开展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终于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惯性导航技术深植于中国,这背后离不开他“不失一分”的严谨。
1996年2月,长征三号乙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当时76岁的陆元九勇挑重担,立刻赶到西昌发射场开展调查工作。他经过 ② 般的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了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由此,陆元九提出了“99分都是不及格”的观点,这句“名言”至今在我国航天界 ③ 。他的赤子之情,奉献之功,创新之道,仁者之风,是老一代科学家的缩影,更是中国腾飞的号角。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