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1(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除夕.docx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贯休诗歌.docx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蒋捷诗歌.docx
诗歌专题训练----除夕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②。
【注】①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冬到杭州任通判,至作此诗已度过三个除夕。②古俗,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离开朝廷南来已三年,恐怕自己终身奔走于宦途而不能践偿政治抱负。
B.因为桃符一年一换,诗人自比“桃符”,来寄托新的一年仕途得到晋升的愿望。
C.颈联对仗工整,诗人以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繁丽景象来反衬自己的衰病老迈。
D.本诗抒发除夜感慨,“桃符”“烟花”“屠苏”等词点明节令,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2.尾联“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有怀
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任张九龄幕府时。②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独在幕府,深夜孤枕难眠,不禁起了光阴易逝的感慨和思乡之意。
……
诗歌专题训练----贯休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chì水鸟名。
1.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绿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E.此诗给人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可谓独树一帜。
2.本诗八句诗中,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某公宅
贯休[注]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注】:贯休,唐末五代分裂时期前蜀诗僧,在文学史上颇负盛名,讽刺诗备受推崇。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歌专题训练----蒋捷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秋晓
蒋捷①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②,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注】①蒋捷,咸淳十年进士。这首词应作于南宋亡后。词人当时流寓苏州,隐居太湖。②春秋时伍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几”两句写词人灯下凭靠竹几小睡做梦,“一灯”“嘶马”“古道”等显示词人的孤单寂寞。
B.下片前三句通过景物烘托,肖像描写,表现时光流逝,年华渐老,词人的忧愁也更加浓重。
C.“旧院”二句回忆以前生活,室内挂着绣帘,遮住寒霜,在绘饰的屏风旁醉倒,生活何等惬意。
D.下片结尾写词人更希望烟雾轻笼,楚山杳远迷蒙,以避免看到大雁南归而感伤自己流寓苏州。
2.该词题目为“秋晓”,上片是如何表现“秋晓”的?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听雨①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咸淳十年考取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写年少时的听雨场景,传达出欢乐情怀。
B.“客舟”及“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写出了壮年听雨的悲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