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打包8份)
-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打包8份
├─专题01语言基础运用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1语言基础运用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1语言基础运用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1语言基础运用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8作文-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8作文-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08作文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docx
专题08作文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天津版)含解析.docx
专题01 语言基础运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天津河西•高三期末)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连贯的能力。这段话是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开,内容上前后呼应。故这一段的排序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文段后面说到铭记这段历史的原因是“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中“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应与前面的内容一一照应,那么前面的内容应是先说“惨烈悲壮”,再说“不屈抗争”;浏览所给的句子,可以发现,③是惨烈,⑤是悲壮,①④②是不屈抗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选择题组
(2022•天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______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在这部______的旷世奇书——《红楼梦》里。
……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2022•天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高阳人郦食其家贫落魄。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食其见,谓曰:“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握龊①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长揖不拜,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曰:“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楚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汉王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闻言阻之,曰:“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灭秦》,有删改)
(乙)
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戮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
专题08 作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材料作文
1.(2022•天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培养有思想的年轻人,永远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寄语学生要跨越知识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时空的界限,在阅读中与智者先贤对话,在思考中与内心真我交流。他希望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梦想中彰显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做有思想的行者。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星星火种,思想开花
人类是能思想的苇草,是天地间的一只蜉蝣,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却因思想而拥有了星火燎原的力量。
年轻人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主角,他们单纯的内心需要思想的浇灌。“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远是大学的核心目标。”2017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邱勇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是的,有了思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尽最大可能去施展自己的才情。
德国哲学家黑塞曾说:“在我身上隐藏着一个核心,一个火花,一个念头,我是永恒生命的生命。”他言说的核心、火花与念头正是与我们大脑共生的思想能力。从呱呱坠地我们便拥有了思想能力,从最基本的喜怒哀乐到不断发展的各种高级行为都融入了思想的色彩。作为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想的海洋里潜游,每分每秒都因思想而进行创造。我们本是苇草,却创造了缤纷的生活;我们本是蜉蝣,却跃出浅水走向宇宙。我们渺小是因为宇宙无边无际,我们伟大是因为思想可以包纳宇宙。
生命的曲线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天地间,我们固然伟大,可有时候,发现我们身边的事物:一树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楼、一口明朝的钟、一件清朝的裳,甚至是一坛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