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1 8:28: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70字。

  项目式学习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从《乡土中国》走向“贤母文化”
  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第四章《差序格局》、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指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结构”是以“已”为中心的,其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已修身,由“己”外推。私人的道德要素在父子、君臣、夫妇、长幼等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推行,对道德的束缚,很大程度来自家风的传承。家族教育,在人的道德体系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学情分析
  上课前利用“问卷星”设置问卷调查,向学生搜集信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对《乡土中国》的熟悉程度以及阅读文本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乡土中国》作为学术类专著,比较难懂,要求通读,读通,这对学生来说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发起巨大挑战。此前学生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不规范。课前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及训练,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并在课后用笔记或思维导图形式展现阅读成果。
  本次综合实践融合课,我们尝试抛开传统授课模式,把对《乡土中国》第四、五章的的阅读做成项目式课程,带领学生实地探访采风,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深挖和转化。浸润在整本书提供的文化场域中,学生可以吸纳更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对特定文化场域形成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利用“问卷星”搜集阅读信息,制作微课,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通过参观采访与调研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实地探访、采访、制作视频记录研学过程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通过参观采访与调研提升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实地探访、采访、发表感受,制作视频记录研学过程
  4、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参观“贤母”文化园中深入理解乡土社会的构造与家风传承的意义与价值。课堂引导,希沃白板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问卷星调查,制作微课。
  2、带领学生探访娄底市珠山公园的“贤母”文化园。实地探访,录制采访视频。
  3、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探讨中国“差序格局”下的道德传承在娄底“贤母”文化中的体现,并把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用视频和照片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展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