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5(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给生命留一点空白.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顺其自然,永不干涉.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给生命留一点空白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留白是绘画创作中常用的技法之一,创作者在巧妙构思的基础上恰当留白,会使方寸之地的画纸延伸出天宽地阔的美妙。其实,不仅绘画需要留白,学生的成长、老师或家长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管理、为人处世等,也需要适度留白。
请结合材料,以“留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话构成。第一段话指出留白是绘画创作的技法之一,“白”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把画作有限的内容延伸到广阔的天地。第二段话由绘画需要“留白”,延伸到成长、教育方式、教育管理、为人处世等等方面,这些方面同样需要“留白”,拓展了考生的思路,也指明了作文的方向。
从材料第一段可知,“白”是空白,不是无用的,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通过巧妙构思后特意留出的空白,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从而将画作中有限的内容延伸出更丰富灵动、更天宽地阔、更美妙生动的画面。所以说,“留白”,留的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而是为了以“无”衬“有”,以突出那寥寥数笔丹青的神韵;留的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而是为了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以品味以无胜有的“丰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便可以概括材料的中心含意:“留白”,让艺术更丰富,让人生(生活、成长)、教育方式、教育管理、为人处世等更精彩。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可以运用想象、联想,以“无”写“有”、以“虚”表“实”、以“少”总“多”、以“微”见“著”等。
……
主题: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在这个低美感的社会,许多中国人患上审美匮乏症,它的十大病症表现为:丑形象、土味家具、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
——《新周刊》2019年第7期
材料二: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美育作用重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卋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谈谈你对当下中国美育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包含两部分,材料和要求。材料一,指出今天中国人患上审美匮乏症的尴尬处境,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层出不穷;这自然引起我们对审美能力的思考,对美育的重视。由此,材料二论述了美育的重要性和作用,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方向。要求部分,点出身份“当代青年”和话题“美育”,学生写作时应注意围绕“美育”的话题来展开论述,什么是美育,为什么要重视美育,如何展开美育等角度皆可,但是不能大谈泛谈美是什么。同时要以青年的身份,联系自身,联系时代,阐述与美育的关系。
立意参考:
美育是一种刚需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育全民人文情
用美育为人生铺底
携美育同行,做时代新人
深耕美育沃土,擎举民族大任。
【佳作赏析】
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办、国办近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顺其自然,永不干涉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社会现实批判求真的作文题,考生要抓住“永不干涉”和“间接干预”这两个关键词,围绕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写。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立意:
1.从否定和批评摄制组的做法立意。敬畏规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心理素质;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人要有敬畏之心。
2.从肯定和赞美摄制组的做法立意。遵循原则不能以泯灭人性为代价;适当间接干预,挽救珍贵的生命就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
3.结合上述两个角度,从整体上把握立意。遵守“原则”,适度“干预”,即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遵守原则,尊重自然,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