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82380字。
专项训练(一)诗词填空
一、 诗词曲直接填空。
1、 ,闻 龙标过五溪 。
我 愁心与明月,随 直到夜 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乡书何处达? 。 ,风正一帆 。
日生 夜,江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 阳边。《次北固山下》
3、 , 平 江水流 。
夜发清溪 三峡, 。《峨眉山月歌》
4、 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 闻。正是江南好 景, 。《江南逢李龟年》
5、 ,无人送酒来。 ,应 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 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7、 , 我 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 排云上, 。《秋词》
8、 问归期未有期, 。
, 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9、 卧孤村不自 , 。
,铁马 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河流大野 束, 。《潼关》
11、东临 石,以观沧海。水何 ,山岛 。
树木 生,百草 。秋风 ,洪波 起。
12、枯 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马。 阳 下,断肠人在天 。
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同情和关切的句子是: , 。
6、《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8、《次北固山下》最能突出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10、《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 。
1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书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是:
, 。
1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环境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 。
13、《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
……
专项训练(二)诗词鉴赏
一、观沧海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 观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秋风呼啸,海面上波涛汹涌,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观沧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景)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②(情)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5、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若”意思是“好像”,说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6、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①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专项训练(三)文言文
一、咏雪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 )(朝代)的(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 )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 )。
二、解释加点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
2、与儿女讲论文义( )( )
3、俄而雪骤( )( )
4、公欣然曰 ( )
5、白雪纷纷何所似 ( )
6、撒盐空中差可拟 ( )( )
7、未若柳絮因风起 ( ) ( )
8、即公大兄无奕女 ( )
三、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2、写雪的两个比喻句: , 。
3、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
四、用原文填空。
时间:( )地点:( ) 人物:( )事件:( )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