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2(5份)
- 资源简介:
5份。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古诗词阅读篇
古诗词阅读:巧解客观题;古诗解题需求及客观题判断技巧(二)
二、巧识客观选择题所设“陷阱”
常见的陷阱通常集中在诗歌鉴赏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文化常识等几个要素上。设误类型:曲解诗意、意象不合、意境不合、情感不合、不明手法、主题不合等。
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表现的形象、营造的意境作出描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1.形象、意境特点概括不当
(1)逐一比对
见到试题中对形象、意境、语言、情感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内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
(2)综合比较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命题人从表达技巧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正确。
2.表达技巧确认不准确和效果分析不当
(词句理解)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三、解题步骤
步骤一:通读诗歌
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入手,全面通读诗歌,力求做到读懂诗歌。
步骤二:审清题干
首先要明确赏析指向。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4题“对这首诗的赏析”;有的是针对诗歌局部,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4题“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其次要明确操作指向。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还是选择两项?有的题干中出现“最恰当”的字眼往往要注意选项的优中选优。
步骤三:逐一比对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言知识篇
文言文翻译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考点突破(二)
【文言虚词题】
题型一:(2014•江苏卷,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把握常用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第229期)
文言知识篇
文言文翻译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考点突破(二)
词类活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新高考Ⅰ卷)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己,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上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2.(2020•浙江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选自《张耒集》,有删改)
3.(2019•全国I卷)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2019•北京卷)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1、山水田园诗
东晋陶渊明等人的诗形成田园派,南朝谢灵运、谢脁(tiǎo)等人的诗形成山水诗派,唐朝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形成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以农人、渔父的劳动为题材。借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勤劳的农人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其思想内容往往是: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生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抒发一种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2、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内容为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边塞诗多抒发渴望建功立业,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70个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归纳(一)
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 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