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A、B两卷,约7630字。
川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初三第3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A卷100分,B卷50分,满分150分,120分钟完成。请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A卷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6分)
一、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qí) 机械(jiè) 应运而生(yīng)岿然不动(kuī)
B.林壑(hè) 鸿鹄(hú) 伛偻提携(yǔ) 惨绝人寰(huán)
C.痉挛(nuán)谪守(zhé) 观刈麦(yì) 锲而不舍(qiè)
D.天籁(lài) 汲取(xī) 信口雌黄(chí) 汗流浃背(ji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宠辱皆忘 张冠李戴 辩伪去妄 望文生义
B. 崭露头脚 投机取巧 无暇顾及 博学多闻
C. 寻根究底 袖手旁观 根深蒂固 揆情度理
D. 兴风作浪 心旷神怡 底柱中流 以强凌弱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
(2)狡诈者 学问,愚蠢者 学问,惟有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3)想和做怎样才能 起来呢?
A. 送来 轻鄙 羡慕 联结 C. 迎来 轻视 羡慕 联接
B. 带来 羡慕 轻视 连结 D. 传来 羡慕 鄙视 联接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B. 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写出好文章。
D.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5.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B.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 是/进亦忧,退亦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卷(50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诗后的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14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