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300字。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熟语练习
所谓熟语是指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活马医等,它比成语的范围广。
一、熟语的类型:
1、成语
2、惯用语:口语中表达整体意义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背黑锅、磨洋工、耍花招、扣帽子、开夜车、替罪羊、拦路虎、马后炮等。
3、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像“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例:快刀切豆腐——两面光、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4、谚语: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能揭示客观真理,富有教育意义。例: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5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出于名人之手,在群众中流传。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满招损,谦受益。
二、熟语与成语的区别:
1、1、成语含义丰富,书面色彩浓,显得典雅。
2、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一般含义单纯,多为口语,显得通俗。
三、运用注意事项:
1、理解含义是关键。 2、错误类型与成语同。
A.望文生义B.张冠李戴C.褒贬混用D.范围不清
四、指出正误:
1、姐姐性格孤僻,而我性格活泼,我和她之间话极少,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喻双方互不侵犯)
2、这次竞选学生会主席,大家都要参加,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选不上,练练胆子也好啊。(喻自我吹嘘)
3、如果为一时的挫折吓倒,灰心丧气,吃一堑,张一智,那么,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经历一次挫折,增长一分才智)
4、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而异,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比喻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5、大贪污犯谢某鲸吞千万元,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6、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去,偏偏跑到这来受罪,这是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7、姚明身高2.26米,身高1.70米的他站在姚明面前,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糊涂、不清楚、不明白)
8、大赤包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退堂鼓”玩。(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9、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要让他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五、熟 语 练 习
1、下列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备受关注的单向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呼之欲出。
B、我多次劝你见好就收,你就是不听我劝,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赔得精光,后悔也晚了吧?
C、三教练对体操运动员王小元说: “你最近有很大的提高,但仍要刻苦训练,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国家争取更大的荣誉。
D、在今年的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吹拉弹唱,表演了许多精彩的文艺节目。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熟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①这个气象站的同志们对当地 的天气进行了长期的观测,逐步掌握了它的变化规律。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 “__”,这一句俗语,也证明了读的重要性。因此书声琅琅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
③京剧演员李二奎是高庆山的徒弟,可是如今李二奎的唱、念、做、打,各种功夫都大大超过了他的师父,真可谓 。
A、①瞬息万变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①变幻莫测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③名师出高徒
C、①瞬息万变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①变幻莫测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③名师出高徒
3、下文提供的情景中四个人物的话语都用了俗语,其中不够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东村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裁缝,另一个是船夫。一次村中有一户大家闹分家,请他们去“说话”。他们事先在村口碰了头:
A、厨师说: “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呀碗呀分不清,做成夹生饭。”
B、赶车的接过话茬: “咱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C、裁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咱到那里七嘴八舌,我就不信说不服他们。”
D、船夫最后说: “咱到那里见风驶舵,看情况办事,实在不行就顺水推舟。”
4、下列画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员怎么行?
B、“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上乱讲话了。
C、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贸然行事,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