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部分区县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1 9:51: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8400个字。
2006年南京部分区县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gpg2903
一、积累运用(25分)
1、读下面的一段话,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4分)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shì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wǎnɡ。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一个“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即在         怀恋          shì 去    怅wǎnɡ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⑴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⑵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⑷ 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流传千古,其中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⑸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或借“斜晖”诉愁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或以“夕阳”衬游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或描绘“落日”奇观:“□□□□□,□□□□□”(王维《使至塞上》);或渲染“落霞”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⑹ 请你揣摩下面两幅图的意境,选择其中一幅为它配上一句古诗。
             

                                                                    
3、为响应团中央“加强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号召,班级最近开展了“娱乐与青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青少年的娱乐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到多方面的材料。调查显示:
娱乐形式玩电脑游戏
时间玩电脑游戏选择的地点玩电脑游戏的
最大目的
常玩电脑游戏 52%每周至少玩3天36%网吧66%寻找快乐感觉54%
体育运动15%每天都玩50%家里14%休闲、放松21%
看电视12%每周少于3天14%同学或朋友家中11%锻炼智力13%
其他娱乐方式21%其他娱乐方式9
%在网上交友12%
⑴、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分)
                                                          
⑵、你怎样看待电脑游戏?请简要谈谈自己的见解。(2分)
                                                       
                                                       
4、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条有效的读书之法。对文章作批注,实际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下面是从名著高尔基的《童年》中摘选的一段文字,请你用简略的文字加上批注。(提示:可从内容、语言等角度批注一点即可) (3分)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九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批注:                                                    
                                                        
5、阅读曹操的诗《观沧海》,回答问题。(3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临”在这里的意思是         ;该诗中统领全诗的语句是  
                        (2分)
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作者借助大海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愿望?(1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14分)
【甲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文】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①,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②,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梟③乎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④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⑤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⑥看月者,看之。
(张岱《西湖七月半》节选)
(注释:①优傒xī:演戏的人和奴仆。②帻zé:男子的头巾。③梟:叫嚷。④铛chēng:温器。⑤逃嚣:逃避喧闹。⑥作意:故意做作。)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湖中人、鸟声俱绝(      )     ⑵ 是金陵人,客此(      )
⑶或匿影树下(      )         ⑷ 不舟不车(      )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只可看七月半之人       B    其一,小船轻幌,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C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D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