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学案19
- 资源简介:
约2270字,无答案。
学案
《沁园春长沙 》学案(编号 )
科目 语文 年 级 高一 班 级 姓名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时间 2020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知识 1.品读雄奇伟丽的全景风景画,感受赤子情怀的伟大崇高美;
2.学习写景的剪裁力度,写景的角度立体,写景的色彩丰富。
能力
情感
教材分析 重点 重点:词上下片内容之间的关系;
难点:感受赤子情怀的崇高美。
难点
导学操作过程设计(含导学方法、学法指导、课练、作业安排等)
检查预习 一、识记字音
沁园春( ) 橘子洲( ) 百舸( ) 遒劲( )
寥廓( ) 峥嵘( ) 遏制( )
二、知人论世
毛泽东,字咏芝,润芝,后改为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三、写作背景
相关材料: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号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事后作了此词。
四、整体感知
概括此词的主要内容:
上片:
下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自主学习
阅读看毛泽东在小学阶段的言志作品:
咏 蛙(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文本诵读:
朗读方法介绍:“抑扬顿挫”,则可以用“轻、重、缓、急、抑、扬”六个字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