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19 21:51: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930字。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表达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先秦到民国,史籍所见的中国发生的水、早、螳、雹、地震、瘟疫、饥歌等灾害,有5200余次;其中死亡人数过万的重大自然灾难有190多次。单就瘟疫而言,清末以前,有确切疫灾年份记载的为669年,平均每4年就有一年发生疾疫灾害。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中华民族为何能够在一次次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人有一种“初”的精神。"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配合。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崇尚进取、鼓励竞争的现代社会相配合。所以,儒家思想能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巨大潜能。但是,进取型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也会暴露其局限,即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而这次疫情的暴发,能使我们重新回顾中华文明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瘟疫原本是一种“社会病”“文明病”。它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而发生的。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近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征服自然、掠夺资源、破坏环境最严重的时期。道家思想早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摒弃对自然的过度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白然的协调统一。
  面对现代社会生活时,道家思想也值得重视。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会失掉韧性,感到焦虑抑郁,心灵无处安放。对此,道家思想强调要抱有顺应的超然心态,认为过分放纵物质欲望是疾病之源,主张返璞归真,在沉静自然中积营力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在现代社会的喧器声中求得内心的安宁至为重要。道家还指出了递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识了灾变生死的必然性和正反转换之可能,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就能有所寄托,进送自如。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儒家和道家思想并存,进取和内敛精神结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初性”基因。形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变通智慧和强大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一种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的机制。面对此次疫情,我们不仅要有担当、讲仁义,同时也要有反思、讲静气,“以柔蕴刚,以刚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
  (摘编自(不倒的精神长城--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历史上瘟疫是清末以前中国发生的最频繁的灾害,曾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儒家思想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道家思想则可以弥补这一局限。
  C.人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在自然中积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D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只要拥有了道家思想,就能拥有变通智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联系战疫现实,整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
  B.文章以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灾害为切入点,引出了论证的核心----“韧”的精神。
  C.文章分析懦家“入世”的进取型思想时,详细剖析并强调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局限。
  D.文章分别从面对自然和面对现代社会生活两方面,分析了道家思想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华民族能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配合。
  B.儒家思想讲求“入世”,能焕发出巨大潜能,所以促进了现代社会崇尚进取与竞争。
  C.人类社会要想达到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就不能对自然过度地扭曲、干扰和破坏。
  D.有担当、讲仁义与有反思讲静气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应对疫情、应对时代挑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灯殇
  陈永林
  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
  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
  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