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6330字。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生之颤动,灵的喊叫
“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郭沫若)真正的诗应该是“生之颤动,灵的喊叫”(《致宗白华》)。郭沫若这些诗就是生之颤动,灵的喊叫,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激励着、鼓动着众多的读者和民众,就是在80余年之后的今天也仍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心里有激情,诗歌才奔放!郭沫若的诗感情充沛,激情勃发,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涌现!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60多年来,他在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早在五四时期,即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追求个性解放,向往光明和自由,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想起了他像火山一样爆发,像瀑布一样奔泻诗情,一句句感人的诗句:那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我知道你爱我还要劳我/我要学着你劳动,永久不停!……
《地球,我的母亲》
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歌声飞去/衔着枝枝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
我们听到了凤凰的诅咒:
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凤凰涅槃》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