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学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9/19 7:26: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10字。

  第16课 篇目(二)__登泰山记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齐烟九点望中来,大地舆图一卷开”,站在泰山之巅,东望大海云霞明灭,西听中原风雨潇潇,古今俯仰,慷慨长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灵魂能不得到洗礼,胸怀能不为之旷达吗?让我们品读姚鼐的《登泰山记》,欣赏泰山之壮美。 1.了解“记”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理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
  3.品味简练的语言特色,体会描写手法。
  4.感受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中国古文第一人——姚鼐
  姚鼐(nài)(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乾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
  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二、典型事迹
  姚鼐卖文不卖文德
  姚鼐辞官南归时,路过泰山,应泰安知府朱子颖的邀请同游泰山。朱子颖说:“您文名天下,登泰山不可无文,写一篇文章刻在石上与泰山同寿吧。”姚鼐回答说:“美景在目,心有感触,倒可形诸笔墨,刻石泰山,则非所望。”
  朱子颖又说:“你我之谊如同先贤范仲淹与滕子京一样,也像《岳阳楼记》以政通人和之笔,愿奉笔资千两”。朱子颖是想借姚鼐的笔为自己树碑立传。姚鼐写了《登泰山记》,仅在文中写了“与知府朱孝纯子颖”和“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如此平淡的两笔。
  朱子颖仍拿来白银千两赠送,姚鼐只取了五十两作为路费,并言明回乡即派人奉还。说来这两人也有缘分,后来姚鼐在扬州梅花书院任主讲时,朱子颖也官升扬州,他又请姚鼐为重修双忠祠写碑文。没想到这次姚鼐连朱子颖的字号都未写。
  朱子颖仍送来白银五百两,姚鼐拒绝了,并对来人说“请转告你家大人,姚某穷,可以卖文为生,但不出卖文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