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课堂实录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1 15: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字。
《道士塔》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我把全班同学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8个人,由组内的成员推举一名同学做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并记录讨论的内容,最后由7个小组长分别就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总结发言,并且重点分析小组内讨论的一个问题。
这种授课方式很快吸引了所有的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争先恐后的谈自己的想法,很多小组就某一个问题还产生了争论。15分钟后,7个小组的组长开始总结各小组的讨论的成果,精彩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下面是一些摘录:
小组长甲:
我们小组刚刚讨论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看待王道士的?
2.众多文物被外国人弄走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3.第三部分的“我好恨”恨的是什么?
我们组针对最后一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最后一致认为,作者的恨共有4个方面:
①作者恨王道士。因为是由于他的原因使外国人直接从他手中拿走文物。
②作者恨当时的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因为他们没有阻止外国人把中国自己的东西运出中国,也没有采取对文物的有效保护措施。
③作者恨外国掠夺者,恨他们对这个古老民族的践踏。
④作者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出生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没有机会去阻止外国殖民者从中国把文物拿走。同时也恨自己,即使当时生活在那个时代,也没有办法去阻止外国殖民者。
小组长乙:
刚才赵景鑫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看待王道士的?”那么我就向大家总结一下:
文章题目叫《道士塔》,实际上表达的是由塔引发的联想和感慨,批判了一个叫王圆碌的道士,我们小组针对“作者是怎样看待王道士的?”这个问题,集中进行了讨论,那么我就向大家总结一下答案。我们针对个别词语与句子进行了分析,来看一看作者余秋雨对王道士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第三自然段,作者将这句话单拿出来作为一段,强调王道士的罪不容诛,作者对王道士的简单描写,却渗透着作者对王道士的无知、愚昧的愤恨。
请把书翻到54页,我们可以找到“憨厚”一词,这是反语,显示了王道士的愚昧无知。
第18自然段,一个滑稽场面,渗透了作者的无奈和感叹,突出了王道士的愚昧无知。
书上第22自然段,用“深深鞠躬”表现出王道士的愚昧
小组长乙:
我们小组还对“一日本学者——在中国。”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