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打包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9/5 22:00: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打包15套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含解析202109031268.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实用类文本含解析202109031269.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文学类文本含解析202109031270.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2109031271.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5古诗词鉴赏含解析202109031272.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文默写含解析202109031273.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字音与字形含解析202109031274.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8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202109031275.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9语病辨析与修改含解析202109031276.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唁连贯与排序含解析202109031277.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1句式运用及表达含解析202109031278.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2语句补写与得体含解析202109031279.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句段压缩与扩展含解析202109031280.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4标点与修辞运用含解析202109031281.doc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作文含解析202109031282.doc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2021•全国乙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二.【2021•新课标甲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
  ……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1•全国乙卷•T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琼卖马 
  谈歌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
  ……
  专题15 作文
  一、【2021•全国乙卷•T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示例】
  持修身明义之志,做筑梦新青年
  澎湃动能,无限可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有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追求昂霄耸壑的气象。汉代扬雄以射箭喻指青年追逐理想的过程,读之深以为然,最富有朝气和梦想的当代青年,更是应该能修身矫思且明义,一箭射中自己的理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弓是基础,决定你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拉出理想的矢。“凡事之本,必先治身。”青年当以修身为本,本立则道生。以学习作为人生成长之梯,可以修学识之身;以自持作为理想追求之尺,可以修品德之身。矢是方法,决定你拉弓的路径是否正确。八十多岁的终南山的使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十多岁的袁隆平的理想是“禾下乘凉梦,一稻便一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端正的思想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道义的靶心彰显青年立场,担着道义的铁肩能铸就精彩人生。义谓天下合益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古人认为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以义作为行事准则。抗疫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