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3530字。
课时优案5 *峨日朵雪峰之侧
1.读准字音
(1)彷徨( ) (2)石砾( )
(3)嚣鸣( ) (4)铆钉( )
(5)揳入( ) (6)罅隙( )
答案 (1)pánɡ huáng (2)lì (3)xiāo (4)mǎo (5)xiē (6)xià
2.理解词语
(1)决然:
(2) :“缝隙”的书面语。
(3) :金属因生锈而被腐蚀。
(4) :痛快而心里感到安慰;欣慰。
答案 (1)必然、一定或表示态度很坚决 (2)罅隙 (3)锈蚀 (4)快慰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彷徨•徘徊
他心绪不宁地在房间里 ,这种 不安的心理好像把什么人都传染上了。
(2)期望•希望•渴望
小明是个孤儿,他满怀 地给爷爷写信,他 能回到爷爷身边去。在信中他绝望地哭泣:“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信寄出去后,他一直 爷爷来把他接回去。
答案 (1)徘徊 彷徨 (2)期望 希望 渴望
解析 (1)彷徨: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还兼指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心情多是不好的;它的比喻义也强调心神不定这一层意思,用比喻义居多。徘徊:中性词。本义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并不涉及是否想到某个地方去),所指的心情不一定不好,用于本义居多,用于比喻义则少见,如,“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观望。”(2)期望:期待、盼望,突出殷切地想望或期待出现美好的未来或前途;对象只用于对别人。如,“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你不要对他期望过高”。希望:一般的愿望;对象可以是别人或自己,也表示某种可能性。如,“完成计划的希望很大”。渴望:强调迫切地、如饥似渴地希望,“渴望”的语气比“希望、期望”重,对象一般是事物。如,“我渴望成功”“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答案 □01坚守高度 □02默享快慰 □03生命张力
2.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是昌耀诗歌的总主题,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定格了昌耀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
B.诗中的“高度”既指作者登山的高度,也指作者内里的高度、精神的高度,作者要坚守住这一新的精神高度,只要战胜和摆脱各种各样朝下拖曳的外力就可以了。
C.第二节写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这种成就感一落千丈——比人弱小千万倍的小得可怜的生命尚能攀援至此,号称万物之灵长的人又有什么理由而为此沾沾自喜呢?
D.在第二节中诗人还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这大自然所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