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21 22:08: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88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案设计
  第1课时 《乡土中国》导读课
  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2.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
  3.初步掌握浏览、粗读等阅读方法。
  自主预习
  1.课前自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做读书笔记。可以评点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句,也可提出阅读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
  2.思考:《乡土中国》是一本怎样的书?
  3.思考:作者费孝通是一位怎样的学者?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1.《乡土中国》是一本怎样的书?
  2.作者费孝通是一位怎样的学者?
  3.浏览《乡土中国》目录,概括说说本书是从哪些方面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
  【要点归纳】
  精读《乡土本色》,请你为这篇学术论文拟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知识链接】
  摘要: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准确而简明地概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独立短文,一般在150字左右。
  关键词:为了对文章进行检索而做的标引,是从标题、摘要和文章内容中选取揭示其主题的关键性词汇,一般3~5个。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年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开始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新的特征昭示了我们向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告别。
  在城乡中国阶段,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将城乡中国作为一种范式和结构形态,不是固守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形态。中国目前的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