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猖会》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9 18:2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130字。
五猖会  备课资料
 一、课文解读。
    (一)鲁迅与《朝花夕拾》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寿樟,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1926年8月起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  [《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先后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
二、词语:
吡吡(bi)  豪奢   姣(jiāo)长  美髯(rán)  臻臻(zhēn)至至   称娖(chuò) 高跷(qiāo) 篡(cuàn)改    考据癖(pǐ) 蹊(qī)跷  忐忑(tǎntè)   肇(zhào)开
词解:
吡吡:  象声词。           奇拔:  奇异。      姣长:美丽修长。      臻臻至至:齐备之意。
称娖:行列整齐的样子。     眼学:亲自阅读研习。        蹊跷:奇怪;可疑。  
忐忑:心神不定。          肇开:开始。
三、课文研讨:
(一)通读全文,概括它的主旨。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第4篇。它主要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主旨)
    (二)课文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五个字为它们各写一个标题。
——全文共写了四次迎神赛会。课文相应的分成四个部分。
    第l、2自然段,写“童年看赛会”。这两段主要写孩子们盼望看迎神赛会,但看过后又失望的心态,以及每次看迎神赛会后留下的纪念品——“吹都都”。这里既写出了孩子们的童心,又写出了他们的童趣,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也为后文写看东关五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