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8170字。
2006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
说明:
1.全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5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用蓝、黑颜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学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程中有无数的yì( )站。所有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qì( ),只是供转车再出发。别长期滞留,滞留不是宁静,将使灵魂腐shí( );别长期停顿,停顿不是安宁,将使生命wěi( )靡。
2.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3分)
语文,向我们展现了巴金的缠绵,孙犁的素淡,秦牧的厚重;让我们认识了忧郁的屈原,
▲ 的陶潜, ▲ 的李白, ▲ 的杜甫……语文,让我们诗意地生活。
A飘逸 B、沉郁 C、悠然
3.古诗词名句默写。(7分)
⑴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
⑵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⑶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陈毅元帅有一首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赞美在严酷的环境中坚贞
不屈的志士。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一句话“ ▲ , ▲ ”,与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⑸连日来,海外华侨华人团体和媒体举行座谈会或发表文章,谴责陈水扁企图分裂祖国的行径,指出制造麻烦的人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正如孟子所说“ ▲ , ▲ 。
4.修改下面一位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5分)
①读书要和思考紧密地联系起来。②我们的学习成绩之所以有好坏之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思考不认真。③有的同学只是一味地读表面文字,甚至死记硬背,根本不去想文字背后的内涵。④这样只会是事备功半,收效甚微。⑤这些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往往值得我们学习。⑥有的同学读书时则不断思考:这段话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
⑴第②句是个病句,请改正。
⑵第④句中有个错别字,请指出来并改正。
⑶本段文字中有一句话游离文意,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5.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九年的语文之旅,想必你接触、阅读过不少名著吧。试试看,下面这些知识你是否了解。(3分)
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哲理小诗的作者是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的 ▲ 。
⑵“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作家 ▲ 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⑶《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的人物形象,但 ▲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6.综合性学习。(7分)
今年过节不收礼,发个短信祝福你。据统计,2006年,仅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我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就超过126亿条。由此可见,短信正以其短小精悍、经济迅捷而备受人们喜爱。短信聊天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短信祝福成为传情达意的新形式,社会上形成一种“短信文化”。现在,让我们走近短信,感受语言的精彩。
⑴结合短信内容,在文后括号中写出该短信传达的是哪一个节日的祝福。(2分)
A.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 ▲ )
B.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 )
⑵仿照下面短信的句式,将仿句中以端午节祝福为内容的短信填写完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