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6 15:26: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10字。

  《故都的秋》学案
  一、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
  1、记住作者作品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
  二、学生怎么学------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温故知新: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三)、尝试学习:
  1、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代表作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等。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联盟。
  2、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3、为什么题目不叫“北平的秋”而要为“故都的秋”?
  4、朗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本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是  。
  (四)、合作探究:
  1、理清作者思路:
  (1)、朗读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的秋景? ()
  (3)、从3—11节中找出文中写了哪些秋景?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4)、1——2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5)、南国的秋的特点是。为什么写南国之秋?
  (6)、文章12----14段写了什么内容?
  (7)、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
  2、归纳总结:理清文章结构要把握住写作的主要内容和文章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
  ①本文的结构怎样?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和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和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根据“清” “静” “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②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结尾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用了的手法,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学习小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