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5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5 16:38: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3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前预习: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名句)。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景情交融的艺术手法;
  2、品味散文的语言;
  3、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二、赏析文本: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
  2、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3、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那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4、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牵牛花:
  槐蕊:
  秋雨:
  秋蝉:
  秋果:
  5.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相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