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4 16:27: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860字。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教学难点:
  1、“拿来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概念的辨析
  2、“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喻体的本体内涵的正确解读
  3、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影片回顾,激趣导入
  展示一组《功夫熊猫》图片,影片中蕴含着浓烈的中国味儿,了解美国人的开放、吸收、兼容并包等思想。启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
  二、主旨探寻:
  (一)整体把握
  1.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用这个格式来回答:反对提倡
  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2.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从外国“拿”什么呢?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
  (二)这是一篇议论文,又是周树人写的,很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咱们中学生学语文“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对鲁迅的这篇文章,其实大可不必怕。刚才整体感之后,大家已经知道文章就两部分。清清爽爽。
  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怎么写?
  1、咱们班哪位同学朗诵最好,请你读1—7段。大家一起看看他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
  2、要证明一种做法可取,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证明该做法的好处,二是证明其它做法的害处。请大家找出再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些做法?各有怎样的危害?
  3、鲁迅为了将送去主义论述清楚,提到了那些人?
  4、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