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4 16:13: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生课前活动设计
  1.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了解作者鲁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通过概括段意,理解文章思路。
  4.尝试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
  5.复习以往学习的论证手法,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6.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对于理解有难度的语句,可以同学之间探讨。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关于批评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2.了解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为主,朗读品味为辅。
  教授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哪些主义啊(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义)那么主义是什么哪?(引入主义概念)明确:主义就是一种重大的原则主张,社会制度,思想作风等。听说过那么多的主义,有没有听说过拿来主义啊?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此教学环节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入主题)
  每一个主义的提出都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拿来主义也不例外,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即是什么(此环节重在引出整个文章结构)
  [初读感知]阅读文章,想一想“拿来主义”是什么?(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键语句,此环节考察学生筛选整合的能力)
  明确: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文章接着阐述怎么办,通过探究找到答案
  探究一:
  大宅子比喻什么?文章列举了哪三种对待“大宅子”的错误态度?
  在回答大宅子是什么问题时引出背景链接(此环节重在通过背景分析理解大宅子的含义)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先进文化也拒绝吸收,主张“全盘否定”。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于1934年6月4日写下这篇杂文,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