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6010字。
2006年中考(实验区)模拟试卷三(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听说能力(20分)
一、听说能力。(20分)
1·听写。(请用楷书或行书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4分)
2、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诘责 B.邂逅 C、地壳
3·听下面一句话,从中找出一个成语。(3分)
4.听下面一一则短文,写出短文大意。(5分)
5·听下面一则《伊索寓言》,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5分)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 (70分)
二、积累运用。(12分)
6.古诗文默写。(9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1分)
②《与朱元思书》一文,作者善于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描山绘水,其中突出水大流急的一句是: , 。(2分)
③你想成就一番心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 , ”的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不达目标,永不止步(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2分)
④“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四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4分)
A、 , ( )
B. , ( )
C、 , ( )
D. , ( )
7.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3分)
《西游记》:
《水浒》:
三、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回答问题。(18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