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宏大主题议论文如何避免“假大空”——以“三牛精神”主题作文为例
- 资源简介:
约5390字。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宏大主题议论文如何避免“假大空”——以“三牛精神”主题作文为例
牛年谈“牛精神”
随着高考试题改革的深入,“弘扬核心价值观”成了高考命题呈现的突出特征之一。
尤其是语文,因其担负有“立德树人”的使命,试题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而60分的作文题则成了“立德树人”的主战场。
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将小我融入大我,拥有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因此“时政关联性”作文(又称宏大主题类作文)在全国高考卷和地市模拟题中层出不穷。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围绕和政治关联性极强的宏大话题做文章,马上会变得又红又专——党歌唱得嘹亮,口号喊得山响,一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骄傲模样。结果是,内容千篇一律,主题千人一面,写法如出一辙。作文模式化,套路化,假大空。
那么,写宏大主题类作文作文如何去模式,去套路,避免假、大、空呢?下面结合我们刚刚写过的“三牛精神”主题作文为例加以说明。
原题再现
第一步:审读原材料
在即将到来的牛年颂“牛”,不仅时间节点上偶合,主题上也十分契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且因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的 独特精神意蕴而更能激发人们的内心共鸣。这个作文题给的两则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牛的精神作了解读。
材料一:首先侧重牛的传统内涵,在我们的传统生活世界里,牛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动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往往 与踏实、忠顺、勤奋、厚道、质朴、坚毅、无私奉献等诸多优秀品质相联系,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写作提示。而习近平主席谈 话中对牛的精神的解读,则在新的历史高度,赋予了牛新的内涵 精神,“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因其职责、使命和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其个性化的精神标识,我们在写作中需要注意其不同牛的不同内涵。
材料二:给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事迹,和前一则材料不同,这是一个典型事例,是我们生活中具有牛的精神品格的具体化身。从张桂梅的身上我们读出了牛的“刻苦、踏实、坚韧”,看到了她的孺子牛的“全心服务人民”的品质、拓荒牛“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老黄牛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逻辑关系是:材料一多为抽象的概念和高屋建瓴的概括;材料二则是具体的例证,是对概念接地气、形象化的证明和解说。材料一,习总书记是“三牛精神”的提出者,材料二,张桂梅是“三牛精神”的践行者。
第二步:审情境限制和驱动任务
2021年,“十四五”开局年,国家建设新征程之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