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3 9:15: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字。

  部编新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理解古今词义的联系;把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词义在具体语境中的联系和区别,学会准确运用词语。
  文化传承与理解  能理解和正确运用汉语语言,了解汉语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注意用词的准确,更好地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理解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性,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现象。
  一、探究一词多义
  任务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的任务。
  词义是有系统性的。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反映在词典中就是义项)之间是有联系的。什么是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呢?一个词的几个意义里面,一般总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是引申义。本义是一个词最早的意义,一般来说,这就是由它的字形反映出来的意义。比和“行,甲骨文像两条相交的道路,可见“道路”是这个词的本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由“道路”引申出“行走”是很自然的。
  ——王力等编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根据上文理解什么是引申义,以下是有关“节”和“同”字的句子分析词义,把后面的图示补充完整。
  节 《说文):节,竹约也。”
  (1)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盘根错节                               (《后汉书.虞谢传》)
  (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旭丁解牛》)
  (4)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牧《清明》)
  (5)本图宦达,不骄名节。                   (李密(《陈情表》)
  (6)钿头银篦去节碎。                       (白居易(《琵琶行》)
  (1)本义;竹节
  (2)           
  (3)           
  引申义    (4)           
  (5)           
  (6)           
  问 《说文》:“问,讯也。”
  (1)既克,公问其故。             (《左传.庄公十年》)
  (2)伯牛有疾,子问之。          (《论语.雍也》)
  (3)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4)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资治通鉴》)
  (3)时王南轻而不复,家人是问 。 (《左传僖公四年》)
  (6)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晋书陆机传》)
  (7)恣所为,不问。            (柳宗元《童区寄传》)
  (1)本义:询问
  (2)          
  (3)          
  引申义        (4)          
  (5)          
  (6)          
  (7)          
  任务二:山海关孟姜女庙有-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对联用字奇妙,利用一词多义,组成了-副巧妙的对联.而且对联气势磅磚,营造了大海奔腾,浮云变幻的壮阔景象。请说说对联中的“朝"和长”字的含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