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5980个字。
2006年中考仿真试题(十四)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每题2分;6、7题每题3分,第8题每空1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矍铄(shuò) 寻觅(mì) 偃旗息鼓(yǎn)
B、恣睢(suī) 拮据(jù) 杳无音讯(yǎo)
C、冤孽(niè) 惘然(wǎng) 杞人忧天(qì)
D、聆听(lín) 兑换(duì) 肆无忌惮(d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屹立 震作 自吹自擂
B.束缚 羁拌 风雪载途
C.晦暗 明晰 春寒料峭
D.点辍 乖巧 叹为观止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B.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境界。
C.写评论文章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一针见血,否则就如隔岸观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D.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我发现它竟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石头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缝,裂缝里布满了小柏树的根须: 它们裸露着,有如丰富的神经系着一颗美丽的灵魂: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
A.有些根则裸露在石头的外面,像是一条条攀山的绳索。
B.这些根须努力地生长着,尽力去吸取营养,满足小树生长的需要。
C.石头都败给了它,还有什么东西能阻止它的生长呢?
D.根须之密,仿佛老寿星的胡子,又仿佛网一样的脉络。
5.下面对作家作品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是高尔基在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格列佛是《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他是一名优秀的水手,先后四次出海经商。在一次航海中遇风暴,航船失事,先后飘流到大人国、小人国、巫人岛、慧駰国。
C.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事故演化来的。
D.晁盖是《水浒传》中主要人物之一,梁山好汉前期领导人,他亲自组织并直接参与了智取生辰纲的行动。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埃迪·坎托(1892-1964年)是一位受人欢迎的美国喜剧演员。他的合作人、制片家欧文·撒尔贝格是他的好朋友。一天,他听说撒尔贝格生了个儿子,便赶忙发了一封贺电,电文写道:“祝贺你的最新产品问世,它在被剪辑以后肯定会更好看。”
坎托的言外之意是:
7.日前,为了有效控制滥贴小广告的现象,政府在许多社区设置的宣传板,市民可以在宣传板上发表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临近初中毕业的你有许多旧书,这些书对你已经没有用了,你想把它卖给或送给需要的人,为此你要在宣传板上发布50字以内的相关信息。
你选择 (卖或送)给他人。
你的信息: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采菊东篱下, 。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一水护田将绿绕, 。
(4) ,长河落日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6)《三峡》一文中,总写春冬之景和作者感受的句子: , 。
(7)出自《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的成语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