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ppt7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mp4
  • 资源大小: 5.9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9 15:17: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蒹葭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docx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案.docx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课件.pptx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视频朗读.mp4
  《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2、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3、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2、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难点〗
  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另一篇佳作《蒹葭》。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有关资料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其中大多是民歌,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为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多用比兴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复习检查
  1、请把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补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根据课文填空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