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原创模拟语文试卷(二十)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7 21:57: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430字。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原创模拟卷 语文(二十)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程颐语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
  何以不日新便日退?关键在于私欲的掺入,导致学习的中断。清人张伯行释道:“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这里,揭示了“不日新者必日退”的深层含义:即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
  在笔者看来,“不日新者必日退”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用心思进,无我无私,“惟精惟一”。《大学》言天下大道学问与用心求道的关系,“明德”“亲民”“至善”是大道学问,须以“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初心和用心程度去做学用实践。朱熹曰:“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也。”这里,正心诚意是做天下大道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做天下大道学问是做“无我”之学,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陆九渊道“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这里把个体的“我”和私心去掉,立身于国家、社会、宇宙当中,以无我无私之心,谋求天下大道。这个大道,是真正的为民为天下的学问大道,也是为民、为天下的用心、立场和态度。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其二,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程子道:“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这里反映了儒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学问要义:无我无私,做利民、利天下的学用实践。王阳明道:“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里强调,要以“知行合一”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其知行合一的内在之源,便是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站到这个立场上,从此心出发,知与行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互为本体,共为一体,由认识上的创新外化成实践上的创新。
  儒家认为君子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为民、为天下的大义初心关心天下社会、关心民生,思虑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真正的学问之道,也是创新的源泉,才是实现“日新”的真正路径。
  (摘编自唐帼丽《不日新者必日退》)
  1.(本题6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程颐认为,君子学习要“日新”就要“日进”,不能“日新”的人一定会退步。
  B.君子学习不能做到日新,就会产生私心、懒惰之心,学习就不用心,就必然会退步。
  C.张伯行认为学习者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和其求学初心、用心程度关系密切。
  D.和张伯行一样,程颐认为人们做不到“日新”的原因是失去了求学的初心、用心不够。
  2.(本题6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式是引证法,在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时都引用了前人的观点。
  B.文章引用陆九渊的观点论证了“不日新者必日退”中包含“无我无私”这层意思。
  C.文章第五段论述君子之学要“从心出发”,然后“学用一体”,最后才能“知行合一”。
  D.文章提出了“不日新者必日退”的观点后,阐释了其内涵,最后指出了“日新”的路径。
  3.(本题7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和朱熹均强调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要正心诚意做大道学问。
  B.只要以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立意做学问修养,就能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C.王阳明先生认为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是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的关键。
  D.如果能做到儒家提倡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就有可能做好学问,保持“日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 音
  秦碧薇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第二天,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
  我对外公印象不深,模糊记得是个文弱的老人。也只偶尔听母亲谈起,说外公从小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膝下的子女都走出大山,而他却执意守在山脚的泥土房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却没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竟让他与这三尺讲台永别了。
  “现在山里人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山头的小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