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考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必刷卷(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5/13 14:45: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6 总计:2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280字。

  百校联考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必刷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自由思想资源。在儒家文化里,自由主要涉及人与自身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在儒学的自由思想中,无论是个体通过体认纯善本心以回归人性本质,还是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修齐治平”自愿选择与践履社会礼法,都高扬着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儒家的自由思想与儒家学者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息息相关。儒家性善论认为先天至善的德性是人的本质,人要想在现实生活的各种纷繁诱惑中回归德性从而最终获得个体自由,就只能在长期修养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内在精神的充实与圆融。
  关于人的本性,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初步奠定了儒学性善论的基调。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仁”的内涵特征,认为人异于禽兽的“几希”之处就在于人所拥有的至善本心,人的本真存在即为至善的道德存在。人若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异秉性,就能够自立于天地间,不为私欲流俗夺其贵。因此,在儒家看来,个体自由的实现要求将其固有的良心正性表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行为有效地保证道德实践的完成。
  儒家以“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为途径,试图通过“克己”以“复礼”,来达至社会整体自由的实现。儒家文化认为,实现“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方法是“推己及人”。孔子由“忠恕”二字入手,认为“忠”即尽己之心,是对自我的认识;“恕”是推己及人,是对自我的控制。在社会生活中,人在实现个体利益时必须遵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成全他人利益相结合,以他人利益的充分实现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前提,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思想在社会层面上指明了个人道德修养由内而外社会化扩展的途径,充分肯定了道德在实现社会自由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为保证道德由内而外不断社会化扩充的有效实现,儒家建立了一套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即礼。儒家倡导将礼作为社会中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力图通过礼的实施来实现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自由。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儒家将礼确定为规范人们社会交往的第一位准则,而将法家所提出的强制性的“法”与“刑”仅作为实现礼的第二位手段与保障。儒家认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自由,必须在坚持“德治”优先的基础上,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
  总体而言,儒家试图通过礼在社会各层面的贯彻,建立普遍的社会规范体系,为人在社会中的自由提供保障。虽然儒家“克己复礼”的观点夸大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力量,但这种“礼法互补”、以道德与法规共举保障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思维方式,为我国现今倡导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
  (摘编自吴丹《传统儒家的自由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自主性和能动性体现在个体回归人性本质和人在社会关系中志愿选择与践履社会礼法之中。
  B.人拥有至善本心、至善的道德,异于禽兽,这是孔子、孟子对人性的界定,也是人与禽兽的差别之处。
  C.儒家试图以“推己及人”方法来实现“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以“克己复礼”来实现社会整体自由。
  D.儒家用“礼”外化道德,实现人际和谐,规范社会交往,以法家强制性的“法”与“刑”作为其手段与保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对人的本性认识、人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自由观
  B.文章通过介绍孔子、孟子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指出儒家思想里实现个体自由的方式。
  C.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儒家文化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方式的差异。
  D.文章论述了儒家试图通过礼的贯彻建立普遍的社会规范体系来保障人的自由,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性善论认为先天至善的德性是人的本质,因而儒家的自由思想与人的本性息息相关。
  B.儒家认为,只要将固有的良心正性表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就能实现个体的自由。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不损害他人利益,以他人利益的实现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前提。
  D.儒家“礼法互补”、以道德与法规共举的思维方式,为我国治国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4月21日,在线职业教育公司UniCareer发布《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共收集13228份有效问卷,从海归基本情况、职业发展、职业期待等方面,分析了海归人才求职的现状与趋势。
  报告显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遇到一定阻力:近70%的留学生归国后遇到了文化理念、落户就学、政策限制等难题;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