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1340字。
自读文本 张 骞
张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出发。他们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一扣就是十年。但这些并没有动摇张骞完成通西域使命的决心,带去的旌节一直留在身边。
后来,张骞一行趁匈奴不备,逃离匈奴。翻山越岭,到达大宛。在大宛向导的带领下到达康居,最后到达大月氏。但是,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张骞的目的没有达到。张骞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余,于元朔元年启程回国。归途中,又为匈奴骑兵所获,扣押一年多。元朔三年,逃回汉朝。张骞自请出使西域,历经艰险,前后十三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后来,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一、字音
张骞(Qiān) 月氏(Yuè)(zhī) 单于(chán)
大宛(yuān) 给食(jǐ)
二、通假字
①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乡,通“向”
②堂邑父故胡人 故,通“固”,本来
③为发导绎 绎,通“译”,翻译
④并南山,欲从羌中归 并,通“傍”,靠近
三、一词多义
(1)使①闻此言,因欲通使 名词,使者②乃募能使者 动词,出使③唯王使人导送我 动词,派
(2)与①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介词,跟②与妻,有子 动词,赐予
(3)然①然骞持汉节不失 连词,表转折,但是②大宛以为然 形容词,对的,是的
(4)唯①唯王使人导送我 句首语气词,表希望语气②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副词,只
(5)之①单于留之 代词,他②大宛闻汉之饶财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以①以其头为饮器 介词,用②骞以郎应募 介词,凭借……的身份③又自以远汉 介词,认为
四、古今异义
①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古义:指主要问题所在,这里指不明确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的态度。
今义:要点,要求。
②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古义:十三年。
今义:年龄。
五、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①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唯王使人导送我 名词作动词,做向导
③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臣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①张骞,汉中人 判断句
译文:张骞,是汉中人。
②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 定语后置句
译文:这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
③无与共击之 省略句
译文: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一块去攻打匈奴。
④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省略句
译文:(张骞)和原来姓堂邑名甘父的匈奴奴仆一同从陇西出境。
⑤汉何以得往使? 宾语前置句
译文:汉朝凭什么能够前往出使呢?
⑥若欲何之? 宾语前置句
译文:你想到哪儿去?
⑦而为匈奴所闭道 被动句
译文:却被匈奴拦住去路。
⑧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被动句
译文:大月氏的国王已经被匈奴杀死。
⑨复为匈奴所得 被动句
译文:又被匈奴捉到了。
1.请概述张骞出使西域经历的艰难历程。
[名师指津] 按出使的行踪和时间来概述。
[我的理解] 张骞等人从汉出发,经过匈奴,被匈奴抓到,移送给单于,被扣留十余年,娶妻生子。后来趁机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