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13060字。
英雄的最大悲剧就在于:英雄不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别人鲜血的喂养,而且在其走上末路之际还会裹挟许多人成为殉葬品。其实,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英雄也不例外。他们并非神话世界的神仙,他们也曾面对困境,面对利益的选择,也会做错事、傻事。英雄往往会失去最有价值的东西——生命,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剧吗?然而,失去生命的人太多,但并非都是英雄,而他们之所以被认为是或能称得上是英雄,或是因为他们在毁灭自身生命时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生命的强大的张力,或是因为其人性中那超于流俗的霸气、勇力或侠义刚性,或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洁的品格和为了正义、为了大众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他们死的价值所在,也正是他们的个体产生震撼力的根本所在。
9 垓下之战
项羽(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出身楚国贵族。秦二世元年(前209),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项羽率兵破釜沉舟渡漳水救赵,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身亡。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事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最后几个章节。
一、字音
垓下(ɡāi) 阳夏(jiǎ) 深堑(qiàn)
穀城(Gǔ) 乌骓(zhuī) 阕(què)
绐曰(dài) 刈旗(yì) 辟易(bì)
舣船(yǐ) 披靡(mǐ) 瞋目(chēn)
王翳(yì)
二、通假字
①楚兵罢食尽 罢,通“疲”,疲惫
②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傅,通“附”,附着,靠近
③辟易数里 辟,同“避”,退避
三、一词多义
(1)乃①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副词,于是,就②汉军乃觉之 副词,才③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只,仅仅
(2)及①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连词,和,与②以故汉追及之 动词,赶上,追上③及其死,鲁最后下 介词,到,至
(3)为①使各自为战 介词,给、替②为之奈何 介词,对③愿为诸君快战 介词,替④期山东为三处 动词,作为
(4)独①今独臣有船 副词,唯独,仅仅②籍独不愧于心乎 副词,难道,表反问
(5)故①若非吾故人乎 形容词,旧,原来的②故分其地为五 连词,所以
(6)固①其不至固宜 副词,固然②今日固决死 副词,必定
(7)且①楚兵且破 副词,即将,将要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连词,况且
(8)与①君王能与共分天下 介词,跟②尽与韩信 动词,给
(9)自①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介词,从②项王自度不得脱 代词,自己
(10)以①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介词,用在方位词前,表空间上的界限②以与彭越 介词,拿③以舒屠六 介词,用④以故汉追及之 介词,因为⑤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介词,把
四、古今异义
①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山东省。
②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③项王乃悲歌慷慨
古义:深情激昂。
今义:不吝啬,肯用钱物助人。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古义:父老兄弟。
今义:父亲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