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指导与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指导与训练<br>
<br>
基础知识导引<br>
1.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举行。他的生前好友、最真挚的革命战友恩格斯在葬礼上发表了这篇演说。不过,本文是一篇特殊的演讲辞,是一篇悼词。那么请思考悼词有什么特点?同时思考恩格斯是以怎样的情感作演说的?<br>
2.就悼词而言,在内容上一般是概述死者生前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那么在文中恩格斯都列举了马克思哪些功绩?又是如何评价这些功绩的?<br>
3.悼词在感情上来说,一般是沉痛、悲伤及惋惜的。那么本篇恩格斯的感情是什么?这些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br>
<br>
重点难点提示<br>
1.抓住过渡句、段,分清结构层次,把握结构特点。<br>
2.理顺文章思路,领会文章内在的逻辑力量。<br>
3.认真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色彩。<br>
<br>
训练突破<br>
1.阅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br>
[训练1] 结合悼词一般要求,思考本文该怎样划分段落?<br>
[点拨1] 按照悼词的一般要求,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br>
第一部分(1),交代马克思逝世情况;第二部分(2~8),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第三部分(9),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br>
那么,这篇悼词为什么把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放在后面说,把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一面放在前面说?这样安排,既符合“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这个逻辑,又使文章拾阶而上,步步提升,构成完好的篇章。<br>
2.细读文章,理解作者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评价<br>
[训练2] 请你课文内容简要叙述马克思生前主要功绩。<br>
[点拨2] 课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功绩进行了高度总结,主要包括: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的历史和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同时积极参加革命实践活动,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br>
[训练3] 阅读第三段,试分析作者对马克思的功绩是怎样评价的?分别用了几个词语,作用各是什么?<br>
[点拨3] 第三段作者评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里作者用了四个词语贴切、准确地使抽象的要领变得具体而形象。“繁芜丛杂”的本义是杂草杂树生长茂盛,这里指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有的宣扬人类社会是按上帝的旨意发展,有的宣扬人类社会是历史是英雄创造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总是把物质和精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颠倒了,这些无稽之谈“掩盖”了人类历史的“简单事实”。是马克思划时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