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6050个字。
检测内容:第四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譬如(pǐ) 竹篾(miè) 契约(qì) 淤泥(yū)
B.累赘(léi) 喷香(pèn) 鸿儒(rú) 亵玩(xiè)
C.别扭(biè) 折损(shé) 案牍(dú) 鲜有闻(xiǎn)
D.露宿(lù) 圣贤(shèng) 西蜀(shǔ) 诲人不倦(huǐ)
【解析】A项,譬(pì)如;C项,折(zhé)损;D项,诲(huì)人不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2分)
A.拖杳 驿路 监督 苔痕B.妥帖 黑碳 坟墓 隐逸
C.草率 屋粱 卸却 洗濯D.商酌 修葺 循环 枝蔓
【解析】A项,杳—沓;B项,碳—炭;C项,粱—梁。
3.(无锡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解析】A项,“揠苗助长”词义为“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贬义词,该词词义和褒贬色彩符合该句语境。B项,“鲜为人知”词义为“很少有人知道”,中性词,该词词义和褒贬色彩符合语境;C项,“记忆犹新”词义为“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褒义词,该词词义和褒贬色彩符合该句语境;D项“不耻下问”词义为“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褒义词,该词词义与句中的“向上级领导请教”矛盾,可换为“不厌其烦”。
4.(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解析】A项,搭配不当,“用途”与“便捷”搭配不当,应将“便捷”改为“广泛”;C项,“徜徉”与“漫步”语意重复,删除一个即可;D项,“不超过”与“左右”语义矛盾,删除其中一个即可。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
C.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D.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6.下列文学常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中作者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叶圣陶的“待人厚,律己严”的精神品德。
B.《驿路梨花》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采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
C.《最苦与最乐》由著名学者梁启超所写,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