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传》《老舍传》课时跟踪检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700字。
课时跟踪检测(七) 老舍自传 老舍传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实在是太饿了,几分钟的工夫,光头强就把整桌饭菜一扫而空。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把问题说清楚就行了,如果不求甚解,两个人互相猜疑,就会大伤感情。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解析:选A A项,“一扫而空”,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使用正确。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这里使用对象错误。C项,“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解”不是“解释”的意思。“不求甚解”不能理解成“不把问题解释清楚”。D项,“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这里是请求别人的帮助,没有请求饶恕或通融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从国际雪车联合会获悉,首次组建的中国雪车队和中国钢架雪车队共获得了4个平昌冬奥会参赛名额,将首登冬奥会赛场。
B.本次禁毒会议重点指出,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C.世卫组织的官员警告说,该国政府需要赶快采取措施,不采取行动,否则今后10年还会有大量人口感染艾滋病。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选A B项,语序不当,“不仅”要放在“毒品泛滥”之后。C项,成分赘余,可删去“不采取行动”。D项,句式杂糅,“发挥作用”和“起到作用”杂糅。
3.下列诗句与“倚槛苍茫千古事”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天开美景风云静 B.过江多少六朝山
C.爽气西来两袖青 D.座揽清辉万川月
解析:选B 对仗讲究字数、词性的相对应,文中的“倚槛”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的“过江”符合。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书房书写,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探索精神的。
①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
②云不仅形态变幻快,色彩也是多变的
③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
④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
⑤白山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
⑥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A.③⑤①⑥④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①③⑤④⑥② D.①⑤③②④⑥
解析:选B ③句中的“青山”与空前的“山峦就映入眼帘了”衔接紧密,应放在第一空,排除C、D两项;根据“白山”可知③和⑤在一起;根据“云”可以确定①和②在一起;结合后面“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以判断最后一空应填④。故选B。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4月1日清晨,醒得太早。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沈从文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