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短文鉴赏与评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5 18:24: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00字。
如何鉴赏与评论
——以《老树》为例谈鉴赏评论文章的五要诀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乐燎原
鉴赏与评论是现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考试中呈现题型多样、开放性强、自由度大、分值较高等特点,同学们遇到这类题目普遍感到困难。
对如何答好这类题目,这里以《老树》一文的鉴赏与评论为例(题目:在理解文旨的基础上,把握形象,体会写作特色。然后选择某个角度,对《老树》一文展开鉴赏与评论。字数是200字—250字,原文附后),提醒同学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注意,提高鉴赏评论水平和答这类题的准确性。
1.阅读要“精”
鉴赏与评论首先应该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精读,而不是略读、粗读,更不是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跳读。当然,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文章读上十遍二十遍,但一般来说,读两到三遍是必须的。对文本的阅读,要全神贯注,做到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因为鉴赏与评论的突出特点就是依附于文本,而不是像以前的高考小作文,完全是独立于阅读文本之外进行写作。所以,读懂文本,直到悟透文本,是写好片断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例一:
这篇散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先写作者极不喜欢盆景及那些老树,而到了下半部分却突然笔锋一转,写一家人对于从干硬的土中生长出的小草的喜爱。全文最后一句“看它蓬蓬勃勃的样子,我又想起那株盆中的老树”点明了主旨,原来作者是在歌颂老树,借物喻人,歌颂老人为了后代们的蓬勃生长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总的来说,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读者在对老树产生反感之时忽然领悟到老树的献身精神,令读者的印象十分深刻。
这里我们先姑且不去评说《老树》一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是否恰当,单看这位考生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他认为:作者是在歌颂老树,借物喻人,歌颂老树为了后代们的蓬勃生长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考生认为本文的主旨是歌颂老树的献身精神,显然是没读懂、悟透本文的思想内涵。实际上,本文虽然题为《老树》,但实际上是作者借小草赞美一种顽强、旺盛和自由的生命力。
2.选点要“准”
这里所说的“点”,指的就是鉴赏点或评论点。也就是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本之后,选准一个点,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作准确而深入的剖析。
例二:
欲扬先抑
——谈《老树》的写作特色
《老树》的标题虽为“老树”,可“老树”却不是此文的主角,文章的主角是那充满野气,蓬蓬勃勃的三楞草,老树只是一个配角,一个用来反衬三楞草生命活力的配角。文章开头给人以介绍盆景艺术的感觉,可没写几句作者便笔锋一转,可怜起老树来,下文写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三楞草,更使读者对老树的遭遇感到不平,从而更能体现出作者所认为的生命真意是生命的恣肆。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特色使这一主旨在读者的心中更加深刻。
例三:
欲抑先扬
——谈《老树》的写作特色
《老树》一文成功地运用了欲抑先扬的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