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题,约20240字。
安仁中学高2007级第三学月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者:徐才清)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d )
A.修茸(qì) 绛紫(jàng) 贮(zhù)存 逡巡畏义(jūn)
B.阉党(yān) 偃仰(yān) 詈骂(lì) 淹没无闻(yān)
C. 累然(lěi) 缇骑(tí) 长号(hào) 百战不迨(dài)
D.几乎(jī) 伛偻(lǚ) 渗漉(1ù) 桴鼓相应(fú)
2、依次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人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
①哪怕杨振宁与翁帆之间年龄、地位、声望、财富有天壤之别,只要他们是符合《婚姻法》的联姻,人们就应该摒弃一切世俗的 ,并衷心地祝福他们。
②从学校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社会的不断前进,每个人都面临着接受
教育的问题。
③这一自杀事件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 忽视这一问题,这样的悲剧 会重演。
A.偏见 终生 如果/还 B.成见 终生 只要/就
C.偏见 终身 如果/还 D. 成见 终身 只要/就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
A.这个百货商场规模相当大,开业那天,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近年来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
C.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卧薪尝胆,他终于考入名牌大学。
D.决策者在招揽人才过程中,必须要有三顾茅庐的诚心。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经过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彻底解决了观众进场、出场不再拥挤的现象。
B.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直接损失至少可达6000千亿元以上。
C.如果及时遏制住这股公款吃喝风,把这笔巨款用在国防建设上,谁还敢如此欺负我们?
D.我是话剧创作队伍中的一名新兵,从未写过、也没有想过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9题。(9分,每小题3分)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创造,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的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和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续继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
5、下面对句中加“.”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其中“自然”是指“人生世相”。
B.“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其中“艺术”主要指“取舍剪裁”。
C.“另建立一个宇宙”,其中“宇宙”是指“创作范围”。
D.“凿顽石为雕刻”,其中“雕刻”是指“艺术作品”。
6、细读第三自然段,下面对诗的境界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悠久而流动的 B.使“刹那间”成为终古
C.使“片段”成为完整的形象 D.使形象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