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2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9/9 7:54: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文科)(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理科)(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教”的伦理学基础就是“孝”。“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才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出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是圆满和谐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的一项是(  ) (3分)
  A.“百善孝为先”,“孝”是衡量个人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
  B.在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上,“孝”与“教”是一致的。
  C.“孝”是“文”的内在伦理基础,“孝”与“文”是本与末的关系。
  D.“孝”原为奉养父母,但它可以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标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
  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是通过教育可得到的结果。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形态的“孝”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并非只是“愚孝”或“伪孝”。[]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孝”是所有善行的开端,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是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
  B.在古人看来,一个具备“孝”“悌”品德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
  C.中国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才可以学“文”,其目的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
  D.不论古今,提倡“孝”都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行为,这是“孝”的故事能流传的原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家米铺(赵长春)
  三教九流,各有其道。五行八作,各有其味。
  赵家米铺,也如此,米味儿、糠味儿四时不断。远近走过,即有那种淡香,过于敏感的,甚至啊哟——来个喷嚏,得揉揉鼻子,心里头赞一声,这米,香味冲。
  赵家米铺前店后仓。店门正对大街,后仓临河,袁店河。从汉口过来的米船,就在赵家米铺后门处的自家码头停下。青条石,高台阶,长跳板。伙计们背米,跳板悠然,人影晃荡水中。看着这些,赵掌柜就想也背上一两包米。
  赵掌柜是靠背米起家的。他不只背米,还看老板怎样验米、卖米,包括跟着出去看米、选米。他不多说话,心里头学了不少本事,三十岁从汉口回到袁店河。十年打拼后,就有了这袁店老街上的“赵家米铺”。人们对他有份敬,总讲起“赵掌柜背米起家”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别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