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全科试题(7科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8/27 20:38: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7科7份)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808160110.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808160112.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808160113.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808160115.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808160117.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08160120.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808160122.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70题)
  1.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
  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3.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  )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列强由此获最惠国待遇   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  D.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4.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5.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
  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被帝国主义扼杀了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D.领导人软弱、妥协
  6.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 000人,年底发展到
  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7.2016年迎来了中共建党95周年庆,下列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关键点的重要作用,其先后顺序应是 (  )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8.邓小平曾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
  ……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测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藏青色西服
  季明
  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
  傍晚,收工之后,老磨他们满身都是泥灰和臭汗。他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方面是喘息片刻,另一方面呢,老磨他们是在等大傻。
  大傻,真名叫于大厦,喊来喊去,老磨他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