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全科试题(5科5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5科5份)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_02138.doc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_02139.doc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10月月考试题_02140.doc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英语10月月考试题_02141.doc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02142.doc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一、 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
(3) 《终南山》一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勾勒终南山总轮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塞下曲》一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刻画将军威武、挺拔、高大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4分)
(1)一位朋友热心公益,但担心被孤立,小王可以引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朋友大胆行善。( )(2分)
A.谦受益,满招损 B.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C.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D.德不孤,必有邻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共15分)
读书意在___________
⑴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⑵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⑶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所以对我来讲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⑷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⑸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可我从小学开始就是马虎,至今也没有改变过马虎的毛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得了陶渊明的境界。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
⑹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⑺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⑻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欣,一辈子能有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1、(1分)本学期的教材中也有一篇启发引导我们读书的名篇,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______________》。
2、(2分)第⑴段中提出问题的人,他们对读书意义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结合第(2)段内容,概括作者所说的“反刍功夫”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4、(6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假设一个死刑犯的读书场景,是为了说明读书有使人内心安定而平静的作用。
B.孔子所说“为君子学”意思是君子之学是为了治国之大事,有着较高的境界,而不是为了狭隘的生存目的。
C.功利地看待读书是剥夺读书乐趣的罪魁祸首,所以读书最好没有目的,有什么就读什么。
D.作者体会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有领会文意,才能获得“欣然忘食”的快乐。
E.本文开头与结尾内容上呼应,引导人们明白读书的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
5、(2分)结合全文内容,在标题横线中填入一个动宾短语,构成本文标题。
6、(2分)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清•涨潮)、“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