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全科试题(7科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7/31 21:10: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doc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部分解析】(Word版).doc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doc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doc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doc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doc

  安康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徐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逐渐取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重大变革,从《唐朝名画录》等绘画理论著作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绘画理论等可见其脉络。但唐代传世绘画作品不足,李白的诗歌和敦煌壁画,皆为唐代的水墨之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李白诗作中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7首与山水画相关的诗歌,其中不乏对画面内容的具体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水画风格和技法的特点。李白在博平真人王志安处看到了一幅山水壁画,以诗记之:“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李白笔下的这幅山水壁画非常特别,天空江海、游云白鸥构成了绝妙的景致。因此李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故用诗记录下来。
  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六朝起,山水画便为设色山水,天空一般用青绿着色。隋朝展子皮的传世画作《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全图以青绿设色为主,天空水面、山石树木皆以色渲染,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这种技法对唐代山水画尤其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影响极大。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变化,除了设色山水以外,更出现了水墨山水,拉开了画史上水墨之变的大幕。张彦远云:“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他肯定了吴道子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吴道子都很擅长,在人物画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即“蔬菜描”,画中人物的衣饰有种动态的美感。后人总结为“吴带当风”。这种技法同样也运用于他的山水画实践,他的疏体山水用笔劲怒,线条多变,山石结构颇有气势。
  李白诗歌中提到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在唐代是非常少见的,无怪他要认为“粉壁为空天“是王志安处山水壁画的一大特色。特意用诗句记录下来。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画面中留出空白是水墨画重要特征。李白时代山水画中这种“粉壁为空天”的处理,或许透露出绘画技法转析的一个端倪。
  色彩绘画逐渐衰落并失去中心地位,水墨绘画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主流,这是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山水画中天空水面由施染色彩到不施色彩,反映了时代审美风尚的转变。李白所见的那幅天空不设色的山水画、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在色彩绘画盛行的当时非常罕见、别其一格,为山水画发展中的水墨之变提供了佐证,说明在初盛唐时期,水墨绘画已经开始滋长,水墨之变已经渐露端倪。
  (精编自陈晶《粉壁为空天一一李白诗与敦煌壁画对水墨之变的反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从色彩绘画到水墨绘画的过程,唐代成为二者清晰的分水岭,唐以后水墨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主流。
  B.在唐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逐渐被水墨绘画取代,这一变革从《唐朝名西录》等绘面作品中清晰可见,而且变革意义重大。
  C.唐代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但也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诗作和敦煌壁画为之提供佐证,而且有唐宋绘画理论可在查。
  D.李白诗作中有对山水画面的具体描写,如“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不仅再现了山水壁画,也显示出山水画的风格与技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先提出色彩绘画与水墨绘画的变革,再为这一变革作佐证分析。
  B.文章在论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时,从六朝到隋朝再到唐朝逐层展开论述.
  C.文章从山水面的发展历程看李白作品中“粉壁为空天”的画法处理的独特性。
  D.文章在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的部分按并列式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吴道子创造了“莼菜描”的新技法,使画中人物的衣饰有“吴带当风”的美感,张彦远充分肯定了他在山水西变革中的贡献。
  B.虽然李白在诗作中涉及山水画不多,但他对山水画技法有敏锐的观察力,因而唐代很少见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被他抓捉住。
  C.画面留白而不施染色彩是水墨画的重要特征.水墨绘画与色彩绘画此长彼消,虽然是技法上的变化,折射的却是时代的审美风尚。
  D.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的出现与初盛唐时期的西风不一致,因为它显示出当时水墨西的滋长.而在今天其价值则更为重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孤儿
  刘斌立
  秦浩又查看了一下打包的行李,确定无误了才去厨房。
  他妻子4点就起来煮了红薯粥,他看了看那半锅粥,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一小半。妻子并没有注意到,但仍旧习惯性地提醒他“早饭要吃饱”。
  秦浩进屋子只看了一眼孩子,没敢亲她。小家伙睡的浅,弄醒了,知道苍爸要走,必然哭天喊地。一个大背包上了肩,手里还有一个大尼龙面子灰突突的行李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