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全科试题(7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7/10 19:41: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数.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数.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人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因为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宇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的结构带有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
  B.有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
  C.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
  D.对没有完整实证材料的事物,哪怕理应存在或实际有过,也应该认定其不存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提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之后”的观点。
  B.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然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
  C.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出现时文字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时期。
  D.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汉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也不能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B.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纹记等,应当与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有关,所以与文字的产生关系很密切。
  C.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事,而甲骨文存在一些非常简练的书体,所以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D.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大清早,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
  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阱,拉去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葬了老船夫,老道士、船总和帮忙的人各自散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