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卷(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数.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高二期中考试题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数:150分
卷 Ⅰ(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下产生的特殊艺术,是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三代夏商周秦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把天和人紧密的联系起来。当时产生的几种学说非常显著的具有这个特点,比如阴阳五行说、灾异说、分野说。这些学说成为了早期中国学术的基本指导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当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也对后来的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来说明当时这种注重天人关系的实际表现,比如孔子作《春秋》,其中很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天命和人事之间关系的,他用很隐晦而曲折的写法劝戒人们行人事时要知天命、重天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鼓吹天命观,就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把政权的合法性也和天的受命联系起来,后来两千多年来的皇帝在这一点上就几乎没有改动的加以继承了;而司马迁写《史记》,也说他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今天的角度看,这种寓人事于天命的天命观,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迷信色彩。但是无可否认,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尤其是此后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培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这种初期发展得非常完备的天人感应论的基础上的。
在这种非常浓厚的重视天命的文化观念的长期作用下,很自然的,人们的视野就会投向广阔、神秘而深邃的自然。因为自然,就是天地和人最接近最现实的部分。从而天人关系,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转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和现在流行的人与自然的提法有概念上的不同。它沿袭了天人感应的一贯精神,主要是在于人和自然精神交流这个意义上的,而现在的提法则更注重人和自然实际间相处的关系,还有物质使用方面的关系。)。而对这种人和自然精神交流的思考,也很早就开始了。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在方法论上,孔子已经把人的思想性情和自然界的山水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把人的性情在自然界中找到了相应的意象象征,从人而为仁,想到这种仁就像山一样的宽厚;从人而有智,想到这种智就像水一样的灵动。这实在是孔子思想光芒里最闪耀的火花之一!类似的说法多见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行事的精神必须和天保持一致,向天学习。虽然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是都受天人感应说的影响而强调一点,那就是人的精神追求甚至行为方式都应该和自然找到共通点和契合点。这种人和自然的思维方式是从天命论演变过来的,但又是对天命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维方式将对后来的中国文人,尤其是对本文的主题书法艺术产生多么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下产生的特殊艺术-----书法。
B、自然是天地和人最接近最现实的部分,其中天人关系转化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初期发展得非常完备的天人感应论的基础上的。
D、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把人和天紧密的联系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当时的几种学说如阴阳五行说、异灾说、分野说,具有重视重视天和人关系的特征。
B、文中借孔子作《春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司马迁写《史记》来说明注重天人关系的实际表现。
C、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行事的精神要与天保持一致,向天学习。
D、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虽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强调一点:人要与自然找到共通点和契合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就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文化大背景做了历史性的分析。
B、寓人事于天命的天命观虽有很大盲目性和迷信色彩,但对后世还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C、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在人看来,则更的是注重人和自然实际间相处的关系。
D、从天命论演变而又是对天明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将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佟姓佟,陈墩镇上的人都叫他犟哑巴。
犟哑巴阿佟脾性犟,谁都知道,很小的时候,有回跟他爸进城跑亲戚,他爸背着新米上楼,自然让他一个人在后面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往上爬,人小腿短,楼又高,自然爬得很艰难,有同楼好心人把他抱上五楼,一转眼,只见他又下了楼,偏犟着要自个儿爬上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