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全科试卷(9科10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数.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 、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坚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文化自信能使中华民族最 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编自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待民族文化要多些坚守,少些批判。
B.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最高表现形态,二者虽相互关联但是不能够等同。
C. 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必须以文化批判为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清理。
D. 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开始,经过文化批判,其终极目的是新的价值重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立论前提,围绕文化自信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阐述文化自觉,用对比论证阐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关系。
C. 第三段通过列举事例,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D. 最后一段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
B. 如果不发自内心地整理传统典籍,就很难谈文化自觉,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C. 只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就能树立文化自信。
D.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新的价值重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八月骄阳
汪曾祺
张百顺年轻时拉过洋车,后来卖了多年烤白薯。德胜门豁口内外没有吃过张百顺的烤白薯的人不多。后来取缔了小商小贩,许多做小买卖的都改了行,张百顺托人谋了个事儿,到太平湖公园来看门。一晃,十来年了。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儿,领导动员他提前退了休。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代写家信。解放后,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