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8科9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数.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高新部高二中期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1.①海洋是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关于该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高两边低 B.在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
C.季风气候显著 D.河流多短小流急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4.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城水系用,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5.关于阿姆河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 B. 从乙到下游河段植被覆盖率高
C. 丙点测得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比甲大 D. 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6.阿姆河下游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沼泽化 B. 森林资源危机 C. 水土流失 D. 土地荒漠化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暑,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高新高二期中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读西方哲学是很难接触生命的学问的。西方哲学的精彩是不在生命领域内,而是在逻辑领域内、知识领域内、概念的思辨方式中。所以他们没有好的人生哲学。-----牟宗三《关于生命的学问》。你认为我们在学习哲学时应该:
A.体察人生之道,生命之道,不应该纠缠于逻辑问题和科学问题
B.中西方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都要学习和掌握
C.把探索世界的本质作为追求,用于解决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
D.看到中西方哲学各有侧重,但其源泉和任务是相同的
2. 古埃及人相信他们死后会到死后世界去。他们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容器,灵魂每天晚上会离开自己的身体,早上再回来。他们同样相信死后灵魂会复活,必须保留身体使灵魂有自己的居所,所以发明了防腐术和制造木乃伊。他们认为人死后,奥西里斯会为他的心脏秤重来判断其善恶,才决定灵魂是复活还是被毁灭。自从认为只有保存好了尸体才能保存住死者的灵魂(Ka“卡”)和意识(ba“巴”)后,在埃及第四王朝的时候发明了防腐术。古埃及人的信仰属多神教类,且多半都可以动物来作为其象征。
根据材料从哲学的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人为保留身体而发明防腐术和制造木乃伊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作为有神论的宗教其产生根源不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世界
③古埃及的神多半以动物来作为象征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古埃及人认为灵魂(Ka“卡”)和意识(ba“巴”)附着于人的身体,是朴素唯物主义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3.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从哲学角度看:
①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的,都有被推翻的一刻
②由真理到谬误再到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事物的联系总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苏轼的《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两句诗体现的哲理正确的是:
①琴音产生的客观条件既不是琴也不是指头
②联系产生万物,万物都有联系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要统一起来
④矛盾双方只有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漫画《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我们做事情既要立足实践,又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
②人不能不思进取